荧幕上照片中的这群人,他们来自全市各行各业,有人民教师、有基层公务员、有企业精英、有专家学者、也有普通的家庭主妇。他们年龄不一,最大的已年满69岁,而最小的年仅8岁。他们原本生活在各自的朋友圈里,互不相识,却因为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爱,他们汇聚在一起,去帮助和温暖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孤寡老人、流浪者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湘中社区志愿者。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我采访中认识的这个团队的故事。
2008年,一场无情的车祸夺去了小鑫鑫父母的生命,当时年仅2岁的小鑫鑫根本不懂父母双亡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只是会一遍又一遍的追问“爸爸妈妈去哪了?怎么不陪我玩呢?”这场惨剧彻底地改变了小鑫鑫的生活,他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孩童变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得知小鑫鑫的境况后,湘中社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彭润英立刻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为小鑫鑫进行募捐,竭尽所能的为小鑫鑫的生活带去一丝光亮。也正是这一次募捐,让彭润英真正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爱的力量!为了将这份爱一直延续下去,彭润英和朋友一起组成了一个民间公益组织,为具有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援助服务。
时光荏苒,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当初仅二十多人的民间公益组织,已经逐步发展成了70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先后荣获“湖南省优秀志愿团队”、“湖南省优秀项目奖”、“全国春运暖冬行动百个优秀团队”等荣誉。队长彭润英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志愿者”,获得“湖南省四星级志愿者”奖章。
就在这样一支队伍当中,有一位“公益勇士”,名叫曾凯良,虽然他已经永远离开了大家,但他的形象、他的精神、他的力量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湘中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2012年3月,曾凯良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也许他的生命将就此终结,但他却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公益事业,哪怕是住院期间,哪怕是拖着自己因做血透而痉挛抽搐的身躯,哪怕是自己的医疗费用也毫无着落,他也要从重重困难当中挤出一点,去献一份爱心。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他曾组织志愿者在平安夜义卖苹果,为孤寡老人添置保暖衣物及生活用品;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又组织志愿者义卖玫瑰,为一位大面积烫伤的小男孩筹集医药费。志愿者们一次次劝阻他,甚至拒绝他参加公益活动,但他只要知情,即使拔掉手中的针头也要参加。他常常说:在我的有生之年要做够一百件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我自己的故事鼓励那些正在遭遇不幸的人们,让他们带着好好活下去的信念勇往直前!
“有生之年是大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只要我剩下的残体还能在别人身上发光发热,我愿意都捐献出来。阿姨,您能帮我联系一家可以捐赠器官的医院吗?”2014年3月下旬,彭润英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短信的发送者叫郑明辉,新化县水车镇田家村人,今年27岁。在他2岁时,母亲因忍受不了家庭的贫困而离家出走另嫁。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位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小伙子从小就非常懂事,用一双柔弱的肩膀和老实本分的父亲一起撑起了一个家。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郑明辉在帮人建房时,不小心从高处摔下,造成胸椎骨折,导致高位截瘫。因无钱医治,郑明辉身上的褥疮开始侵袭伤口,皮肤多处感染,伤口大面积腐烂,深可见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郑明辉绝望到几乎要放弃自己生命的时候,湘中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走进了他的生活中,湘中社区服务队组织从双峰、冷水江、涟源等地的网友赶往新化水车镇人民医院,一同看望了住院的郑明辉,现场捐款两万余元。网友们的爱心行动,不仅让郑明辉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还让他学会了如何重拾信心,重整旗鼓,勇敢面对困难。为了不给大家增添负担,在大家的帮助下,郑明辉开了一家网店,经营家乡土特产,并加入了湘中社区志愿服务队,只要是群里有公益活动,他就会拿出自己开网店所赚的微薄收入去献爱心。好景不长,一年后,郑明辉的病情再一次恶化,医院给他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经过深思熟虑,他给彭润英发了之前那条信息,希望在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器官。收到短信后的彭润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她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挽救郑明辉的生命。于是她在湘中社区刊发了一篇名为《春暖花开,我们用爱延续生命》的帖子,倡议大家用爱的正能量救助郑明辉。随后,来自各地的爱心人士将筹集而来的3.5万元善款交到郑明辉的手中。为了让郑明辉得到更好的医治,大家特意开车把他从新化山里接到了娄底市中心医院进行医治,这才让郑明辉的病情得到控制,逐渐恢复健康。
这些年,像郑明辉一样获得志愿者服务队帮助的人不计其数, 这支队伍里,像曾凯良一样的公益勇士也有许许多多。虽然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没有报酬,但他们仍坚持用那颗跃动着爱的心,完成着爱的传递,将汗水融化成一个个笑脸,将爱心温暖成一缕缕阳光,使社会回归到最原始的真善美。他们高举着一面旗帜,那就是奉献互助的志愿者精神! !
责任编辑:姜友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