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合 > 专题活动

紫鹊界下“红医生”

2017-08-01 16:48 娄底新闻网 刘薇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我叫

刘薇,来自新化县广播电视台。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故事主人公——他叫郑太红,是我县水车镇柳白村的一名普通乡村医生,当地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一

声红医生。但是,就在今年端午节凌晨,43岁的红医生突然病逝。在清理他遗物时发现了4个账本,上面记有1799笔账。

6月 12 日,我和同事来到柳白村,追寻藏在账单里面的故事。

当我第一次拿起拿起账本,发现这1799笔账目一共涉及1046个名字,有的名字后面是一连串相加的数字,大部分数字被主人划掉了。

郑太红妻子的袁云华告诉我:“划掉的表示归还了。”

我们梳理出没被划掉,直到去世还欠着的账目,一共125笔,累计金额127869元。一个乡村医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笔赊账呢?

我们走访了其中一个欠账的村民柳白村贫困户谢伟华,他撩起4岁儿子谢志平的衣服,我们看到了一道长长地伤疤,他说,在志平两岁那年从楼上摔了下来,被瓦片划出几寸长的口子,流了好多血。当时他在外打工,他老婆抱着志平找红医生救命。红医生检查伤口说,“我没条件做手术,要赶紧送医院”。刚说完谢伟华老婆嚎啕大哭,“没钱啊!”红医生立马掏出身上的2000元钱,又联系车子送去最近的医院,再打电话通知谢伟华回来照顾。谢伟华说:时至今日,我还欠红医生333元。”

我们来到他的书房,看到他的日记跟医学心得码的跟小山一样。

2007年9月9日,他写道:“应努力学习,为老百姓发挥好作用,只有让他们花很少的钱起了大医疗效果,才是真正高尚的医疗品德。”

在柳白村采访时,我们时刻感受到的是村民们对这位乡村医生的敬意和不舍,有村民带我去看一块纪念碑,说是红医生生前就有的。

我纳闷,怎么生前就有了呢?

原来是块修路的功德碑,乡亲们把捐钱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红医生第一个捐,捐最多,1200元,名字刻在第一行。

乡亲们告诉我:“除了给患者赊账,修路他捐钱;村民家失火他捐钱,贫困户生活求援他帮助。红医生远远超出了‘白大褂’的服务范围。他没获过奖,但他是老百姓心中的道德模范,所以乡亲们才把那块路碑当成了红医生的纪念碑。”

听说我们来采访,邻近荆竹村的村主任杨如和立即打电话过来,说不能赶过来,但一定要把红医生一个人背着药箱冒着雪踏着冰,硬是靠步行了两个小时13公里山路来他家救治他孙子的事说给我听,说着说着,电话那头,传来村主任低声抽泣的声音。

在刚到郑太红家中时,我看到他妻子袁云华一遍一遍擦拭着一辆红色的摩托车。

袁云华说,“这是当医生后买的第4辆,才几个月就跑旧了。去年年底,接到求医电话,患者肚子痛得不行,太红背起药箱骑上摩托就走。不到半小时,他又打转回来了,全身湿透了。我问怎么了,他脸色铁青回答,不走运,药箱被冲走了。去病人家抄近道近10公里,但要过条小河。平日水浅他骑摩托一加油就冲过去了,那天涨水,没冲过去连人带车被掀翻在河里,药箱也被洪水冲走了。他从水里爬起来推着摩托车上了岸,回到诊所拿起备用药箱又要走。我劝他歇歇,换了衣服再走。他说病人痛得要命呐,等不得。他又冲出去了。

29日上午,郑太红在卫生室接诊了6个病人, 30日凌晨3时,住亲戚家的妻子接到郑太红电话:“我很难受,你快来……”

这是红医生为自己打出的第一个救命电话,也是人生最后一个电话。

人们赶到诊所,他已经倒在接诊过无数病人的桌子前,手机还紧紧握在手里。

郑太红是突发心脏病去世的。

我们找到了红医生接诊的最后一个病人的家属、水车镇正龙村村民袁小清,他说:“我爸,我老婆都受过红医生的救济,到现在我们还欠他6000多元钱,欠下的钱可以还,可是欠下的人情怎么能够还清呀?我们水车镇有个紫鹊界,那里的梯田很神奇,从不干旱,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山顶那块梯田,是个‘心’的形状,游客赞扬是世间的最美梯田。紫鹊界有个最美的‘心’,柳白村也有一个最美的心。可那个‘心’怎比得了这个心,这是一个救命医生的爱心与良心呀!”

红医生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采访回来后,我反复的问自己这个问题,脑海里不断浮现着在柳白村所看到的一幕幕。

那辆红色的摩托车,才几个月已日夜兼程8000公里,它的轰鸣犹如贫困患者的福音,医生的妻子将它擦得铮亮,可再也等不来壮丽的出征。

1799笔赊账,从医13年,主动赊给困难群众的医药费。其中125笔,12万元至死也没有催病人归还。这是一名好医生的良心账,一名“白衣天使”爱的记录。

红医生走了,老百姓为他哭泣,为他送行:留下吧,红医生!回来吧,红医生!但是不管乡亲 们多不舍,我们的红医生都再也回不来。

一个人的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一个人没获得过殊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红医生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这种精神,值得我这个95后新闻记者用一生去品味,去践行。

责任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