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合 > 绿色娄底 > 绿色文化 > 生态旅游

娄底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4-09-13 14:00 娄底新闻网 葛光建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2.国藩故居绿化(双峰)DSC_7159

国藩故居绿化

我市森林生态旅游主要依托9个森林公园和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来开展。9个森林公园中,有新化县大熊山、涟源市龙山2个国家森林公园,有双峰县九峰山、娄星区洪家山、冷水江市紫云峰、涟源市包围山等4个省级森林公园,有双峰县黄龙、猪婆山、新化县古台山等3个县级森林公园。9个森林公园除洪家山省级森林公园是从集体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之外,其余8个森林公园均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总经营面积56.98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的12.22%;活立木蓄积量88.96万立方米,立竹1亿株;森林覆盖率92.32%,高于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近50个百分点。

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以水府庙水库为中心,水库总库容5.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3.6亿立方米,水面44.3平方公里,集雨面积4349平方公里,有100多公里的库岸线,拥有100多个库湾、34个岛屿,人称“湘中千岛湖”,库区河道迂回曲折、碧波荡漾、烟波浩渺、山峦倒影、鱼鸟相应,被誉为“天下水府,人间瑶池”。由于该湿地公园还没有正式开发建设,园区内群众开办了一些农家乐,旅游收入无从统计。

9个森林公园,特别是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森林生态风景优美,动植物物种丰富,人文历史底蕴富厚,是娄底旅游的中坚和骨干,是娄底旅游兴市的首选。至目前,9个森林公园已建景区7个,在建景区2个,宾馆2家,农家乐(或森林人家)112家。2013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森林生态旅游总收入达到5亿多元。

一、近些年来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近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林业系统和各森林、湿地公园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旅游工作,始终坚持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朝阳产业”来抓,在以下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主动汇报衔接,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加快推进全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市、县林业主管部门主动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出台的《加快林业发展二十条》、《关于加快全市城乡绿色建设的决定》、《娄底市城乡绿化建设实施办法》和市委林业工作会议,均把推进生态旅游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部署。市、县主要领导亲自调研,亲自部署。原市委书记林武同志先后3次到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亲自协调解决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开发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到所辖的森林公园调研和现场办公,帮助森林公园解决实际问题。

2、用好用足政策,尽最大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呼吁和积极争取下,国家相继将国有林区的水、电、路、通信、有线电视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国家政策出台后,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森林公园注重用好用活用足政策,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9个森林公园除包围山省级森林公园外,其余8个森林公园的进园公路均已硬化,等级公路达到100.8公里;电网改造升级已有2个公园正在实施,其余7个公园明年实施;1个公园已解决安全饮水问题;通信、有线电视基本实现覆盖;公园职工危旧房改造共实施3087户,2013年底前已全面竣工。

3、加强招商引资,逐步开发建设景区景点。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2011年引进湖南省湘电集团投资10亿元,开发风电项目,已于2012年9月正式开工;2011年向社会信众募集6000万元恢复熊山古寺,三座大殿主体工程已竣工,完成投资2000万元;新化县人民政府筹资1.2亿元建设蚩尤文化园,第一期工程的大部分土建工程已完成,完成投资6000万元;筹资600万元建设大熊峰登顶游道,已竣工。龙山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引进娄底神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凤凰景区;2008年引进湖南飞水漂流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飞水涯峡谷漂流;2010年引进深圳鸿兆实业有限公司拟投资8亿多元,开发风电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包围山省级森林公园已完成项目包装,拟招商引资建设森林植物园、百果园、水上乐园、农耕体验园、森林浴场、动物繁殖场、户外运动场、生态旅游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致力打造AAA级景区。

4、坚持保护优先,着力提高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森林、湿地公园坚持把加强资源保护、提高资源质量作为基础工程来抓。一方面,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坚持对木材生产实行严格的限额采伐制度,对主要景区景点的森林禁止采伐,大熊山、紫云峰、九峰山、包围山等森林公园已多年实施全面禁伐。坚持抓好森林防火,通过建设森林防火林道和森林防火林带,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等过硬措施,遏制森林火灾发生,近年来,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大熊山、包围山、九峰山、水府庙湿地公园已多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坚持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另一方面,注重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各森林公园结合营造林和中幼林抚育,按照“优材更替”的要求,营造多树种混交的优质景观林,增强了景观效果。水府庙湿地公园投入5000多万元,高标准造林15300亩,封山育林30000亩,新建珍贵植物园1650亩,苗圃750亩,水府庙的生态景观更加优美。

5、搞好宣传促销,努力提高森林、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市政府协调县(市、区)、乡镇和市直有关部门,率先在全省启动了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我市所有森林公园作为“山之恋”、水府庙湿地公园作为“水之梦”的特色品牌得以广为推介。全市4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森林公园都融入了以“湘约天下”品牌为主题的森林公园整合营销工作之中,各森林公园以主题营销为卖点,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对外营销,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为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我市的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集中体现在森林公园“三通”远未解决。即便已经实现“三通”的森林公园,实际上很多都只通到园部,森林公园的景区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电话现象比较普遍。有5个森林公园进园公路没有达到通乡公路标准,8个森林公园输电线路没有进行“农网改造”而未达标。全市森林公园景区总数为32个,其中有23个景区不通公路,占景区总数的71.88%;10个景区不通电,占景区总数的 31.25%;20个景区不通电话,占景区总数的62.50%。全市森林公园景点总数有314处,已建有游步道的不到5%。

2、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由于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国家没有项目扶持,只能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来进行。我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规划设计与开发前期资金,因公园自身均负债累累(9个森林公园仅金融、政府、生产性负债就高达8130.34万元,还欠缴社会保险5621.07万元,大熊山、古台山、龙山负债过千万元)无力承担,而当地政府财政也十分困难,投入不足,致使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停滞不前。同时,由于森林公园都地处深山沟里,交通不便,开发建设成本高,风险大,战略投资者望而却步,只能引进小的投资者开发建设个别投资少见效快的景区景点,致使9个森林公园和水府庙湿地公园都未有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景点。

3、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业“六要素”中的“吃、住、行”均成问题。森林、湿地公园没有星级宾馆,依靠有限的“森林人家”、“农家乐”根本无法满足旅游接待需要。前些年,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试着和长沙一家旅行社衔接,检验一下接待能力。人家一下发来一个300多人的旅游团,公园动员了全体干部职工,很是忙乎了一阵子,才把这300多名游客的吃住问题解决。此后公园再也不敢接团了。还有,公园的停车场要么根本没有,要有也停不了几台车,公园也未配置旅游巴士或电瓶车,给法定假日和双休日自驾游的旅客带来不便。

4、生态旅游文化薄弱。我市生态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还处于千家万户的无序状态,既没有规模化的生产企业,也没有综合性的旅游购物点。我市生态旅游文化至今还是一片空白,既没有文化大餐,也没有互动性活动,单纯的旅游景点观光,游客往往是“走马观花”,留不住游客,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

5、管理体制不顺。以国有林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森林公园原本属于事业单位,享有政府财政补贴,主要职能是培育和管护森林资源。1980年以后,国家把以造林经营为主的国有林场,定性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国营事业单位,但不列编制,不给事业费,职工也不享受国家事业单位的劳保福利待遇,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森林的生产管理费用,也要由国有林场自己创收解决。在这种性质的定位下,造成了各级政府对国有林场的忽视和政策歧视。双峰3个林场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涟源2个林场为自收自支的村民自治单位,林场的管理人员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林场的经费基本上靠自筹。以集体林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洪家山省级森林公园,建园以来,至今仍未设立管理机构,2008年在市人大代表的建议下,设立了1名专职副主任。

三、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

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森林、湿地公园资源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生态资源的质量进一步提升;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景区、景点基本建成,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公园体制编制得以理顺,内部管理得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得到普遍重视和加强。到“十二五”末,年均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森林生态旅游业年收入达到7亿元。

主要措施有五条:

1、规划先行,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发展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根本。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做到规划先行,保护与开发并重。在景区景点的开发中,坚持先天保护与后天雕琢相结合,自然开发与人文雕饰相结合,开发建设与恢复生态相结合,做到严格保护,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统一管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实施中追求自然。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界定保护区、规划区、建设区,制定好控制性的建设性祥规,严格防止和杜绝对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及建设污染和建设性破坏,确保生态完美,风光秀丽,不断增强我市生态旅游景观在省内外、国内外的吸引力。

2、争取政策,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对已有政策的,要抓紧实施。公园职工危旧房改造,要着力抓好配套工程建设,使之成为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利用好国家实施第二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契机,抓紧与有关部门衔接落实,确保所有公园在“十二五”期末完成电网改造升级任务;协调争取公园安全饮水纳入农村安全饮水范畴,确保公园职工和游客饮水安全。对政策不明朗的,要积极争取。公园管理处至各景区的旅游公路已纳入国家计划笼子,一旦政策下来,就要及时作出规划,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力争在“十二五”末完成旅游公路建设任务。

3、大力招商,加速开发建设好景区景点。精心包装好生态旅游项目,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将生态旅游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推向市场。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赋予经营者经营权和建设权,延长经营期,实施“谁投入、谁经营、谁受益”的开发原则,依法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经营者投资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森林公园投资主体多样化、多元化的格局,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转变过程。全方位开放生态旅游业,鼓励、支持、引导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经营,调动旅游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竞争与合作的积极性,鼓励旅游业引进国内外大旅行社、旅游酒店集团的资本、品牌、管理技术和人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快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的进程,打造更多的特色景区、精品景区。

4、深入挖掘,提升生态文化品位。引导森林、湿地公园重视生态文化建设,指导各公园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和区位特点,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加强生态博物馆、标本馆、游客中心、解说步道、科普走廊、宣传解说的标识标牌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导游词、解说词,提高导游和解说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鼓励各公园开发民俗文艺表演和互动性节目,举办独具特色的节会,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综合性购物点;支持各公园争创国家和省级“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丰富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生态旅游有序健康发展。

5、突出重点,打造生态旅游精品大熊山、龙山、水府庙都是“国字号”公园,景观资源各具特色,人文历史各领风骚。尽管我市生态旅游总体水平滞后,但只要将这3个公园精心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精品旅游景点,就可以实现带动全局的目标。各级各部门要倾尽全力支持大熊山打造好“蚩尤文化体验区”、“春姬峡谷观光区”、“大熊峰登山览胜区”、“川岩江原始探险区”、“生态养生度假区”等五大景区景点,支持龙山打造好“华夏中药文化园”、“飞水涯峡谷漂流”、“白马湖水上中心”、“龙山生态农庄”等四大景区景点,支持水府庙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同时,大力加强连接各公园的旅游公路建设,增加通达各公园的公交线路,不断改善旅游交通条件。通过3-5年的努力,使大熊山、龙山、水府庙成为我市生态旅游乃至全市大旅游板块中的精品、极品,从而把我市的旅游产业做得更大更强。

责任编辑:袁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