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子:创新管理 提升“三力”
预判力。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红军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得益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演变的精准预判。娄底大力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落实落地,如何起笔即见底力,精准预判十分重要。
第一,怎么预?要把预判建成机制,包括市级层面的统筹研判、牵头单位的事宜会商、责任园区的工作探讨,做到三位一体,一起推进。要着力突出观念更新、技术改良、产品创新、开放机制等重点内容的研处机制,做到打通市一级到园区、企业的信息渠道,园区、县市区要做好各类情况的及时收集、报送工作,为全市创新开放预判提供好第一手资料。
第二,预什么?做好点线面上的三个工作内容。点上,具体到钢铁、建材、有色、农机、新材料、化工等重大产品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具体计划,做到万马待阵、整体齐发。线上,钢铁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怎么打造?文旅结合的路径怎么开辟?生态环境与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交通优势由硬向软,由速到疾怎么实现?等等,做到部门牵头,一一落实。面上,全市创新的重点有哪些?开放的领域在哪里?做好一盘棋的统筹规划和领头推进。
第三,预与谋。预判,是眼力、洞察力的展示,能看到下一步,能大概预知未来,但在下一步、未来怎么办上?必须做好谋的转化工作。也就是,一些具体方案的制定,一些具体路径的选取,一些具体责任的分工,必须在预判之后,迅速拿出局部、整体,短期和较长时期内的作战示意图来,确保实现“点上突破、线上出彩、面上开花”,为夺取创新开放最终胜利提供智慧支持。
执行力。“想到等于0,做到才是1”,创新开放要顺利实现从0到1的嬗变,执行力是关键。
第一、要严格执行。各项决策、各项部署、各项工作,应当由牵头部门一一拿出反复研判的路径图、时间表来,这是严格执行的第一步,即执行有据。要打破部门一把手牵头的惯例,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让体制内、社会上有能力、有担当、有智慧、有经验的人都能上创新开放的前沿火线,这是严格执行的第二步,即执行有力。要签订有关创新开放工作任务的军令状,内容上去掉“要怎么怎么样”的惯用套词和老旧格式,强化目标要求、明确责任追究,突出付出奖励,把荣誉勋章和耻辱柱子一同订在创新开放“战场”的正中央,且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严格执行的第三步,即执行有责。
第二、要科学执行。如果创新开放的进程是十分顺利的,那么整个创新开放就没有意义了。恰恰是因为创新开放任务异常艰巨、道路十分曲折,我们面临的是攻城拔寨、爬坡涉险。所以,执行过程中,一方面,各种情况瞬息万变,另一方面,多重困难迎面而来。怎么办?一要尊重规律。事物演变的规律,是不可违逆的,即不能因为路不平,怪路,也不能因为路不直,还怪路,路不平、路不直都是规律,但必经之路,无法回避,关键是怎么样快速通过。二要科学应对。在执行过程中,决策错误的要及时修正,方法错误的要立即改正,方向错误的要马上调头,同时,要主动学习和善于利用他人成功的经验,尽量少走弯路,少走下坡路。做到科学应对。
第三、要联合执行。创新开放,需要革命的勇气,需要革命的担当。诸如企业是这场没有硝烟战场的主体,企业的创新,企业产品的走出去,企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来,绝非一个部门能支持解决的,那么,在其中,各级各部门应当有集体议决的制度,一起来为企业的冲锋陷阵出谋划策,做好后台支撑。同样,单位内部的改革、工作的创新、模式的开放等等,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如开发区用人体制改革,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各级各部门必须当好两个角色,即主角和配角,要勇于当主角,也要甘于在幕后,都一心瞄着“创新开放”的总体目标。
创造力。实施创新开放战略,不能抱打持久战的思想,要迅速摸索,找准路径、形成经验、固定模式。所以,路径上“短”、方式上“巧”、效果上“强”,都得依靠非凡的创造力。
第一、创造力来源于责任心。有责任心的人,没有路也能踩出路来。所以,各级各部门要利用“两学一做”,进一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心教育,尤其是创新开放的责任担当培育,即积极构建“少你不行、缺你更不行”的责任体系,也着力培养“有我能成、缺我不可”的责任担当,做到上面压担子,下面不撂挑子,加快形成全市上下共谋创新、共促开放的大格局。
第二、创造力来源于使命感。要把创新开放与党员领导干部的三观践行融合起来,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当好一员创新开放战士的重大意义,体会到自己在娄底创新开放当中当好弄潮儿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同时,通过打破用人分部门、分等级的僵局,让善创者都能冒出头来,能担当下去,能涌现出来,因内心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手头各项工作的出色完成,也支持大家创造源泉的不断涌动。
第三,创造力来源于“工匠精神”。少了工匠,我们就见不到艺术品。产品创新,很重要的一条,是产品能走向艺术品,即具使用价值,也具观赏价值,从而形成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因此,我们要注重通过“工匠精神”的弘扬,工匠物质上待遇的提升,精神上地位的提升,来激励广大工人走向“工匠”,不断培育创新的新生力量,形成一线创新的巨大涌流。自然,精益创造的“洼地”,也势必成为开放包容的“高地”,成了万象更新的“福地”。
责任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