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一个核心词汇就是“颠覆”,当前从“滴滴出行”、“共享单车”、“ 众筹平台”等诸多案例表明,它对太多传统行业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如果把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比作“传统行业”,我们会发现,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大力推进的“放管服”改革,也与“互联网思维”高度契合。
近年来,娄底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改革部署,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实事求是地看,群众和企业仍然深受程序繁琐、推诿扯皮之扰,办事办证累、审批审核难,一些好不容易招来的项目往往难以落地生根见效。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按照“用户至上”的理念,运用好“颠覆”这个核心词汇,颠覆办事、办证和行政审批的传统路径、传统方式,按照克强总理在今年6月全国“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五个为”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娄底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助推娄底经济发展。
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放管服”改革,必须“+”部门的数据共享。以往到政府部门办事要一家一家地跑,很多部门的审批是下一个部门审批的前置审批,没有上一个部门的审批结果,下一个部门便不启动审批程序等等,使得审批周期漫长,审批手续繁琐,甚至出现要求提供“我妈是我妈”,没有私人汽车却要提供所谓“无车证明”等荒唐的证明材料。运用 “互联网+”思维,推进简政放权,首要的是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简除烦苛,以为民服务为最高准则,最大限度地实现协同和互动,简化一切可以简化的程序,摈除一切可以摈除的材料、撤销一切可以撤销的前置审批,缩短一切可以缩短的办事时限,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放管服”改革,必须“+”平台的高效便利。力推电子政务,建设数字政府,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以“一网二微”为主要载体,搭建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投诉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办事平台,提高办事效率,让政务工作更高效,努力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优质、全方位、全天候的公共服务。如可建设娄底市和各县、市、区“政务通”微信公众号,与市民进行互动、进行疑难解答、接受投诉建议等。可以向株州市荷塘区学习,打造网上便民服务中心和“智慧娄底”手机应用软件,让市民能直接在网上和手机上办事办证,这样才能真正大幅度提高办事效率。
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放管服”改革,必须“+”市民的有效监督。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至上”。从经济领域那些依靠“互联网思维”收获颇丰的案例看,它们无一不是遵循了“用户至上”的原则,并且照此去压缩管理成本和营销成本,显著降低流通费用,从而赚到互联网时代的真金白银。政府的“用户”是谁?当然是人民群众,是各类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市场主体。那么对于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三张清单”的运行情况,对政府网上办事平台的运行情况,对于市民网下办事和行政审批情况,必须建立一个全方位、全流程、无死角的市民网上监督和反馈平台,让每一位来政府、来部门办事的各类企业、人民群众只需上网轻点鼠标,就可对办事流程、效率、工作人员的态度素质进行评价评分。按照评价评分结果,各级政府和部门可充分运用行政、经济等各种手段,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奖高罚低。
总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娄底市要把“互联网+”新模式作为简政放权突破口,不断完善制度供给的顶层设计,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进而全面激活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责任编辑:姜友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