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合 > 娄底创新开放大讨论 > 大讨论内容

刘春波:做足“三真”文章 切实推动全市对外开放

2017-08-21 10:42 娄底新闻网 刘春波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我们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过程中,做到“三问”:一问我们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比,我们的政策优势是什么?二问我们与长株潭等先行区域对比,我们的后发优势是什么?三问我们与怀化、邵阳、益阳同方阵城市对比,我们的产业特色是什么?如何在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开放崛起中彰显娄底力量、突出娄底特色,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三真”文章,即真胸怀、真气魄、真举措三篇文章。

一是要做好真胸怀这篇文章。开放崛起,首先,就要求我们对待新朋友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娄底作为内陆地区的小城市,相比较沿海地区和省会中心城市,从社会学的角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地缘、人缘因素更加凸显,“熟人社会”往往成为我们在对外开放中的桎梏和羁绊,导致一些外地企业家在项目落地和管理过程中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其次,看待新理念要求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一些从沿海地区转移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在企业管理和工作对接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制度化和程序化,尤其是部分从上市公司历练过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其既有的思维模式与本土的操作模式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造成工作上的被动,深感力不从心。再次,看待新问题要有容错的胸怀。在新常态下,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小微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更是举步维艰,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无论在管理模式、技术研发、市场指向等,还是资金筹集、团队管理、政策争取等,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着不慎往往导致亏损甚至破产,势必需要我们有一种包容、开明的心态来看待,政府和社会都应该给企业多一点包容和理解,让其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创业创新,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氛围。

二是要做好真气魄这篇文章。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始终秉承“服务企业、赢得发展”的理念。首先,我们要有舍我其谁的气魄来主动担当。我们在服务企业和推动项目的过程中,要坚决摒弃那种重引进轻服务的理念。当前,我市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大比拼和市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这两项制度,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操作性,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让企业感受到真诚和热情;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突出主动作为,真正主动深入一线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让企业切实增强信心和勇气。其次,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来简政放权。当前,中央顶层设计重点聚焦简政放权,降低企业成本、释放市场活力。市委市政府也积极行动,积极推动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实现自我革命。这就要求我们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强化服务理念,要敢于动真格、敢于真放权,全面简化审批流程,全面提升办事效率,扎实做好“放管服”这篇文章。再次,我们要有刮骨疗毒的气魄来转变作风。我们在抓经济、抓项目、抓发展的过程中,要有一种等不起、坐不住的紧迫感,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沿海地区的家底厚、财力足、市场宽,我们在政策让利、土地价格和融资环境方面难以与其角逐,但我们可以着力做足做好服务这篇文章,坚决摒弃慢作为、缓作为甚至不作为的不良作风,在项目的落地率、施工环境等方面做足文章。

三是要做好真举措这篇文章。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过程中,更要敢于出实招、出真招、出硬招。首先,我们要有大胆创新的手笔。作为资源型转型城市,我们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关键在于如何把沿海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和创新理念与我们的传统产业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并快速启动“总部经济”,为钢铁深加工产业、精细化电子陶瓷产业、特色农机产业等基地打造诸如新的动力和活力,培育叫得响的“娄字号”品牌,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省叫得响的品牌和产品。其次,我们要用好用活用足既有的政策优势。放眼全省一核三极四带战略部署,要在全省的格局中寻找突破点和发力点,就要突出做好做足“高铁经济”文章,全面释放“9号文件”的优势和活力,积极抢抓“株洲-湘潭-娄底”示范区契机,全力以赴做好高新区申报工作,让产业项目在娄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再次,我们要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民间有部分企业家对于招商引资戏谑为“开门招商,关门打狗”,这句话虽然粗俗,但却折射了部分企业家的“痛点”,不禁让我们深省。政府与企业之间本应该是清、亲”关系,双方的结合点在于共同推动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更是咱们当前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初衷。因此,我们要学会“放水养鱼”,要迅速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体系,出台完善灵活的项目引进与退出机制,真正营造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