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合 > 娄底创新开放大讨论 > 大讨论内容

激发娄底市产业工人队伍创新活力

2017-08-16 09:30 娄底新闻网 邓江华 邓亮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一、现状与问题

(一)整体技能素质不高。娄底市在职工技能培训、教育经费提取、培训力度、职业技能认证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职工整体技能素质不高,在我们调研的产业园区职工中未评级工和初级工的占比在70%以上,高级工以上仅占8%。部分企业未能将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与工资福利挂钩,即使成为高级技师,其工资、福利、住房等方面的待遇仍低于同级管理人员。

(二)留住高技能人才不易。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劳动力先天优势不足,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大,技能水平和薪酬待遇挂钩不够紧密,部分企业虽进行了股权激励,但激励层次仅停留在核心管理层,没有向高技能技术骨干覆盖,导致一线技术骨干流失率高。加之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职工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便,职工培训和文体活动也缺乏平台载体,不同程度影响了产业工人队伍稳定。

(三)职业发展通道不畅。大部分企业能够为职工提供一定的福利措施,包括体检、培训等,但仍然存在社会保险覆盖不均衡、参保情况差别大和住房压力增大等问题。产业工人总体上实现向上流动的比例较低,晋升空间相对较小,大部分产业工人还聚集在技术含量低、粗加工的领域,上升到高级技师、管理岗位很难。

二、建议与对策

一是提升产业工人政治地位,增强其自豪感。加大面向一线产业工人,特别是技术能手、高技能人才的先模表彰力度。以改革创新精神,全力推动生产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工人、技能大师、技能工匠与知名专家、学者一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进一步畅通参政议政渠道,提高产业工人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比例。

二是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增强其获得感。推进体现技能水平的收入分配,健全工匠培养、选树和激励机制,设立首席工人、技术带头人、高师带徒和特殊岗位等津贴制度,把企业岗位技能津贴制度纳入企业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议,探索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激励范围向一线技能工匠、技术骨干延伸。

三是抓实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增强其成就感。深入实施“千名工匠培养工程”,广泛开展劳动和职业技能大赛。切实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纳入地方长期发展规划,财政设立技术工人工作专项经费,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企业应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实实在在用于职工培训,对产业工人职业技能资格认定费用予以减免,允许企业职工培训费用税前列支,鼓励企业抓实职业培训,提升广大职工参与职业技能认定的积极性。

四是优化产业工人服务保障,增强其归属感。要在职工的社会保障、劳动生活条件等方面尽量为职工着想,规范企业招用工行为,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招人留人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切实解决产业工人吃穿住行、生活娱乐、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加强职工活动场地建设,充分利用空余厂房或依托规模企业建设园区“职工之家”,广泛开展员工培训、文体活动和帮扶服务,真正打造职工快乐大本营、温暖避风港、发展加油站、幸福好家园。

责任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