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合 > 娄底创新开放大讨论 > 大讨论内容

曾右武:以创新思维打造文化产业开放新高地

2017-07-27 09:22 娄底新闻网 曾右武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无污染性、可持续性等特征,对推动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娄底是一个文脉悠长、矿产丰富且长期依赖能源驱动发展的城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大背景下,如何创新开发自然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水平,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要创新理念,在“关停并转”中寻求开放。依托娄底传统产业,实现从发展“黑色煤、灰色钢、银色锑、无色电”等能源型产业向依靠“古”色、“红”色、“绿”色、“墨”色等特色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转变,真正把“文化+”产业发展成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关停并转一批能源型企业,引导能源领域资本向文化产业聚集,搭建市内外企业合作的桥梁,实现创新开放发展。

二是要创新传承,在“交粘糅合”中致力开放。娄底市内耕读文化、梅山文化、慈善文化等文化资源富集但难以融合,缺乏一个被广泛接受且可代表娄底形象的文化品牌符号。因此,要大力开展优秀传统地域文化资源研究,加大与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邀请知名城市文化品牌形象规划设计团队来娄调研指导,挖掘文化资源融合公约数,打造具有粘合度的主导地域文化。

三是要创新方式,在“优胜劣汰”中推动开放。对全市文化资源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涮选、大分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库,对纳入库中的资源,邀请专业机构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合理进行开发。对没纳入库中的资源,坚持科学保护,促进循环利用。同时,科学确定招商对象,选优招商平台,确保优质资源得到优质投资。

四是要创新机制,在“兼容废立”中强化开放。出台一批优化政务服务、支持项目建设、吸引产业投资的政策,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产业项目建设和文化产品开发。加大国有文化企业和同类民营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力度,吸引市外大型文化投资企业来娄投资。(编辑/姜友富)

责任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