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时光的那里
从前的日子过得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没有人告诉过我们,生活到底该过成什么样,但是想必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终其一生是人生至幸。“择一事、终一生”,车马流年,在敬畏和谦恭之中,用漫长的时间,在千百次的重复之后,开悟智慧,这是工匠的沉默,他们在时光的那里,而我们在这里。
一入故宫,是另外一个世界。故宫是历史的故宫、是统治阶级的故宫,但是它更是当代人的故宫、未来的故宫,故宫的活力并没有在历史的尘埃里消逝。这份在时间的流转中换发勃勃生机的魅力就在于“修文物”这种技艺,传递着古人与今人的对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王津老师是第一个带领我们感悟时间的人。从师傅手里继承了钟表修复工艺,王津老师在故宫里镀就了他一生的光阴。和所有故宫的修复匠人一样,王津老师接受了比较传统的师承模式,一师一徒,手把手的教授技艺,这种传承方式似乎更符合我们对故宫这个神秘殿堂的初识。
《我在故宫修文物》共六篇章,分别记述了故宫修复专家在钟表、铜器、裱画、摹画、木器、漆器六大类别的修复工作,让这些一直深藏在故宫幽深角落、不为人知的修复大师,生动形象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书本透过这些千年珍宝充分发挥人的魅力,让故宫展现出温暖的、情趣的、可爱的一面。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我们这些宫外的普通读者了解了这个行业,甚至爱上了这个行当。故宫是这些人工作的单位,珍宝文物是他们的工作对象,“修文物”远比“文物”更吸引我们的眼光。
以王津老师为代表的中国最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默默的,安静的,把这一份伟大的事业做的平凡而深刻。他们用自己高超的技艺把千百年前的珍宝以它们可以呈现的最美好的姿态展现给现在的人们。在他们手里文物是有温度的,有生命的,它们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悲欢离合,诉说着生动美丽的故事。书中记述了王津老师修复魔术钟的历程,前后修复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每天重复调配、调试、试验,这样一个还不算复杂的宫廷钟表,有七套传动装置,修复工作既要保证基本的器物修复,还要恢复它的演艺功能。修复好一件文物,王津老师说这是一个复杂的机缘,一辈子赶上一次已经是很难的了,在他看来这更是功德圆满的事情。
这些按照中国人传统分类为“匠人”的修复师们,是这个千年古城连接现代的枢纽,他们把现代人的生活带进了这座宫殿。摆弄栽种在帝王庭院的寻常花草,骑行在曾经的高墙禁苑,逗趣着晒着皇家日光浴的猫咪和鹦鹉,以及必须要穿梭宫禁去宫外吸烟的老师傅,秋来群人打摘熟杏子的热闹,吉他声、溜冰鞋、玉米、高粱……,这些日常化的、非历史化的细节,赋予了今天的故宫人间的温度,成功地比喻和描摹了这座历史遗存在今天细腻的呼吸,故宫也因此放下了高高在上的身段,俯身尽显人间底色。
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他们在时间的那里——在自己营造的精神世界里学会成长、学生活,不动声色的延续着历史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