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作为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沟通交流方式延续了几千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鸿雁传情、双鲤传书成就了中国古代许多典故佳话,且古代散文中的书信体佳作如战国时期乐毅的《报燕惠王书》、鲁仲连的《遗燕将书》、李斯的《谏逐客书》等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手写信件的人越来越少了。木心曾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恐怕很难想象手写的书信对于世界上一部分人的重要性,而东野圭吾《信》的主角恰好就是那一部分人。
东野圭吾每本书的名字,都是故事的灵魂,《信》也一样。信是连缀全书重要情节、制造波动和转折的超级道具。直贵的每一次人生嬗变都与来自哥哥刚志的一封书信紧密相关。因工作受伤而失业的哥哥为了筹备弟弟大学的学费,铤而走险犯罪杀人;而原本成绩优异前途光明的弟弟,则因哥哥的犯罪不得不背负“杀人犯的弟弟”这一精神债务,从此进入社会歧视(爱情破灭、工作失意、人生失去希望)的怪圈轮回。每一封来自高墙内的“家信”都寄托了哥哥对弟弟的思念、期待,对罪行的忏悔,却不曾想到在弟弟眼里,这些信件都变成了衍生出歧视、憎恶、堕落的催命符。
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产物。人类就是要跟那样的东西相伴的生物。可以放弃的梦想,就不是梦想。幸好,直贵重新拿起了麦克风,并且再一次开始的起点就在离哥哥最近的地方。值得舍弃的爱情,就不是爱情。还好,直贵懂得了珍惜那个一直站在自己身边的女孩由实子。可是在故事的最后,他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因为他已经懂得了一切,而哥哥刚志,却陷入了自我厌弃的深渊。 他深深地耷拉着头,两手合在胸前像是忏悔又像祈祷的颤抖的样子,让人如此心痛。列侬的《想象》反复出现,故事结束于兄弟两人在歌声中对视的瞬间。没有答案没有结局。
直贵和哥哥的故事,教给我爱、选择、坚强、坚持、放弃、果断和担当。这本书里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不可饶恕的行为,有的只是让人寒冷的感受。就像平野社长说的那样,歧视啊,是理所当然的。你可以谴责没有同情心的社会,可以鄙夷群体的恶,或者讨厌势力的中条父母,但是东野圭吾真是个深谙世情的人,无论你把自己代入到书中任何一个角色,都感觉他做出的选择是情理之中而且完全可以理解。
人性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所以才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去承担一切,包括永远无法救赎的罪。人生存在太多我们无法选择的事情,而且人生本来也没有答案,猜不出结局。我们只能按照我们认为对的方式生活坚定地走下去。(编辑/曹向潮)
责任编辑:周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