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业基础,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今年印塘乡继续建好白马万亩高产优质双季稻示范基地、万亩高档优质稻基地、万亩高产优质玉米示范基地、万亩优质油茶林基地和铁马山、花街、岳家等村2000亩蔬菜基地,全乡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达8.2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十一连增”。
(今年全乡水稻集中育秧面积1.55万亩(大田),其中早稻1.2万亩,晚稻0.35万亩;扶持和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主体40个以上)
(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稳粮增收、扩面增效、促农增收”这一主题,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抓好抓实,扎实推进全乡蔬菜生产工作。图为铁马山村蔬菜基地)
奋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总投资3200万元,年创产值3400万元的农伯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新上总投资500万元的君健油茶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培养农产品加工规模工业企业双峰加多贝食品有限公司,年内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宿餐饮企业1家,减少贫困人口1188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数县分任务7600人;完成城镇医保2600人,农村医保42940人;全乡47个村全部实现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全年没有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没有发生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和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没有发生较大环境污染事件;全乡共40个村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完成油茶造林400亩,防护林200亩,退耕还林200亩,速丰林1000亩,一般面上造林300亩,封山育林1900亩,油茶低改4000亩,中幼林抚育2000亩,全民义务植树12万株。11月19日《湖南日报》第17版以《印塘乡:抓民生推项目奔小康》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农伯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隅)
(加多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纷呈,“三有两评”工作法全县推广
2015年乡党委政府创造性地推出“三有两评”工作法,这一做法使全乡形成了“干部在一线走访、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落实、能力在一线提升、感情在一线培养、作风在一线转变、形象在一线树立”的良好工作局面,得到了县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重点推介。全乡共发放便民联系卡1万余张,全乡170名干部共记录民情12000余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件。今年8月4《娄底日报》头版头条、8月27日《湖南日报》第12版分别以《印塘乡“三有两评”成推动工作利器》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投资20余万元,于今年5月在乡机关新建了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实行“开放式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管理体制,为各类服务对象办理了大量的实事,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社会管理开拓创新,着力构建和谐美丽印塘
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处理,促进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深入开展。6月8日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随即组织干部上门督促指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和污水无害化处理实际操作。制定了《印塘乡2015年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在茅仑村、新园村率先添置了垃圾收集车,新建了垃圾分拣中心和“一池三桶”。全年城乡环境整治共投入资金550万元,硬化公路6.9公里,疏通河道5.1公里,聘用专职保洁员106人,购置清运垃圾车辆6台,出动宣传车辆68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0份。《湖南日报》分别于9月9日第11版、10月29日第12版以《新园村“5个2”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和《印塘乡:落实“五化”,推进河道长效保洁》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继续坚持“专群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控源治本,扎实推进了“平安印塘”建设。做到了群体性事件“0”发生;重大爆炸、火灾安全生产事故“0”发生;较大恶性可防性刑事案件“0”发生全年化解重大矛盾纠纷161起,成功160起,化解率98%,没有向县里上交一起矛盾,确保了大局稳定。全乡安全生产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态,实现了连续12年安全生产无事故。11月3日《湖南日报》第11版以《印塘乡:连续12年安全生产无事故》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2015年印塘乡挤身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行列。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勤劳勇敢的印塘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进程,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求发展,努力把印塘乡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平安印塘”、“和谐印塘”、“幸福印塘”,印塘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责任编辑:姜友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