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邱长爱 阮虹芬)今年前三季度,娄底市居民消费价格保持了基本稳定,整体呈现温和下行态势。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7%,涨幅逐步收窄,CPI重回“1”时代,全省14个市州从高到低排名第十一,比全省2.1%低0.4个百分点,比邵阳2.1%低0.4个百分点,比湘潭1.8%低0.1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八大类”价格六涨二跌,整体平稳
从构成CPI的“八大类”同比价格指数来看,前三季度,虽然六涨二跌,但整体平稳,幅度不大。其中:食品类平均同比上涨2.31%,烟酒及其用品平均同比上涨-0.57%,衣着类平均同比上涨2.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平均同比上涨1.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平均同比上涨0.93%,交通和通信类平均同比上涨-0.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平均同比上涨2.16%,居住类平均同比上涨1.96%。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居民消费指数上涨约0.9个百分点,占整个CPI的46%。其次为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和居住类。
从单月变化来看,食品类同比涨幅波动相对较大, 4月份最低上涨-1.3%,7月份最高上涨4.3%。而烟酒及其用品、交通和通信类自3月份开始,连续7个月同比负增长。
以食品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涨跌互现
今年前三季度娄底市食品价格同比平均增长2.3%,比去年同期的3.9%低1.6个百分点,增速放缓。但从构成食品价格的六类农产品来看,有涨有跌,有的出现周期性起伏,情况不一。
1、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今年1-9月份,我市粮食价格同比增长为2.9%、3.1%、0.9%、0.6%、0.9%、1.1%、-0.2%、0.6%、0.3%,平均涨幅为1.13%,远低于去年同期的平均同比涨幅4.62%的水平,总体价格保持了基本稳定。
2、蛋类价格涨幅较大。一季度,我市鸡蛋价格涨跌幅度基本在10%以内,但5-9月我市鸡蛋的平均价格为每市斤5.5元、5.7元、5.9元、6元、6.4元,价格一路上扬,同比上涨都在20%左右。1-9月份鸡蛋平均上涨13.29%,涨幅相对较大。
3、蔬菜、油脂、水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受天气、季节变化和市场供应等因素影响,我市蔬菜、油脂及水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前三季度同比低于去年,我市鲜菜价格涨幅自4月份开始出现连续负增长,水产品价格涨幅自6月份开始出现连续负增长,油脂价格涨幅在经历前4个月连续负增长后,5月份开始逐步恢复。据统计数据显示,1-9月份,我市蔬菜、油脂及水产品价格平均分别上涨-1.69%、0.28%、-0.42%
4、猪肉价格先降后升。今年1-3月,受生猪疫情、存栏数减少的影响,猪肉出栏价连续大幅下跌,短短一个季度,价格就由每50公斤725元降至615元,生猪养殖处于亏损状态。从4月开始生猪价格缓慢回升,到9月升至每50公斤760元,生猪养殖小有盈利。据监测数据显示,我市超集市精瘦肉1-9月份均价为每斤13.36元,仍然低于去年同期的每斤14.1元。
地方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近两年来,我市的主要地方产品价格一路走低。今年1-9月份,钢铁、水泥、煤炭三种主要地方产品价格一直持续下跌,均创下2012年以来的新低。
1、钢材方面。娄底监测的29个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钢材综合均价,1月份为每吨3817元,9月份为每吨3290元,同比下降14.4%。1-9月份,平均价格为每吨3582元,比去年同期平均价每吨4020元约下降11%。
2、煤炭、水泥方面。监测到的4个不同品种煤炭综合均价,1月份的每吨591元,跌至9月份的每吨468.5元,9月份同比下跌19%,1-9月平均为每吨522元,比去年同期平均每吨586元下降了约11%。水泥价格由1月份的每吨390元,跌至9月份的每吨285元,9月份同比下跌16.2%,今年前九个月均价为每吨303元,比去年同期均价每吨350元下降了约13%。钢材、煤炭、水泥价格低迷是受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也表明娄底市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升级。
第四季度价格走势预测
第四季度,虽然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物流费用的刚性上涨资源价格改革,直接或间接推动企业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天气转冷、节日增多导致需求加大,可能刺激居民消费品市场价格。从总体来看,物价上涨动力相对有限,预计第四季度CPI同比增速将继续维持低位运行态势。首先,下半年以来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实际增长率相对较低,消费需求偏弱的态势难有改观;其次,货币政策继续保持总体稳健的调控基调,不支撑物价涨幅的走高;第三,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涨速度有所放缓。今年以来,人工费用、城市综合地价同比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慢。另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震荡下行走势,也有利于减轻国内物价的上涨压力。由此判断,在不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不发生重大灾害疫情的情形下,预计我市第四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将处在“1”时代,呈温和上涨态势,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对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几点建议
一是关注物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各级物价部门要密切关注重要商品生产、销售、库存的变化,认真做好粮、油、肉、菜、气等群众生活必需品及煤炭、钢材、水泥、柴油、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的监测分析预警,一旦发现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异常波动,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二是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滞后,造成一些农副产品价格周期性的大起大落,应引起重视。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保供稳价作用,加大蔬菜生产扶持力度,努力提高自给能力。认真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探索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体系。
三是加强价格政策宣传。2014年是全面深化价格改革的关键之年,物价部门要多渠道向群众宣传国家政府的价格政策,使百姓理性面对市场价格变动,引导价格舆论方向,释放政府深化价格改革的“好声音”,赢得社会各界对价格工作的支持。
四是抓好社会救助。密切注意价格改革,尤其是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在稳妥推进改革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活困难群体的承受能力。针对他们的实际困难,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价格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加大财政补贴弱势企业和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编辑/邓仕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