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院新住院大楼地下停车场
实施有效分流,窗口排队不超十分钟
9月25日,来自涟源一所职业中专的黄老师看完病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实施门诊“一卡通”后看病方便了很多,挂号、缴费、打印检查结果都可以在自助服务机上完成,不要再去大厅排队了,刚才我在二楼机子上交费后,电脑自动划价,下来在窗口就领到药了,很方便!”据该院门诊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就医高峰期在门诊挂号、缴费的人几乎排到了大厅门口,现在医院采取多种方式分流,窗口等候平均不超过10分钟。”
据了解,针对挂号取药检查排队时间长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该院积极行动,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分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开展“一卡通”服务。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开通了门诊就诊“一卡通”服务,通过诊疗卡患者可在自助服务机上自助挂号、划价、交费、排队取药等,分流病人。二是完善预约诊疗方式。该院在已开通电话预约、电信114预约、专窗人工预约和自助机预约的基础上,今年5月,又新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服务,并将陆续开通诊间、出院病人复诊、手机终端预约挂号等服务,减少传统排队挂号人数,方便患者就医。三是实行窗口弹性排班。门诊挂号、收费、抽血、取药等服务窗口实行弹性派班,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下班,并适时调整窗口岗位,高峰期加派人手,缩短排队就医时间。
启用地下停车场,努力缓解“停车难”
“以前带老人来看病,停车问题令人头痛,地下停车场启用后停车就方便多了。”近日,来自双峰的赵先生驾驶私家车缓缓开出市中心医院新住院大楼地下停车场,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据悉,市中心医院新住院大楼地下停车场的正式启用是该院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停车难”问题推行的又一力举。
医院是流动人口十分密集的公共场所,承受着巨大的交通压力。据初步统计,每天到市中心医院看病的患者、陪护及探视病友的群众在2.5万人左右,每天进出医院的车量达2000余台次,给院内交通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给病友和群众造成了诸多不便,群众和网友对医院“停车难”问题反映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医院的外部形象。
针对“停车难”问题,该院积极协调,做了大量工作。采取实施进院车辆“单向通行”,加派安保力量维持秩序,设置规范交通标志,在院外四周拓展停车场地,倡导职工不开车绿色出行将有限的车位留给病友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以来,该院又加快新住院大楼地下停车场建设力度,合理科学设定车位,规范设置交通指示标识,并于今年8月14日正式开放新住院大楼地下及地上停车场,共增设有效停车位65个,进一步缓解了就医群众“停车难”问题。下一步,该院还将投资200余万元在医院南大门东侧建设全市首座地面立体停车场,共十层,设计新增车位80个左右,该项目已进入规划审批阶段。
坚决纠正大处方,正风肃纪敢较真
针对极少数医务人员开大处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该院领导高度重视,开展大处方专项整治,采取一系列措施正风肃纪,坚决纠正大处方。制定下发了《娄底市中心医院医疗大处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严格规范处方和控制药品比例,严格执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加大督查力度,实行院主要领导不定期查房、业务副院长和值班院领导每周查房制度,市政协副主席、院长肖扬,党委书记李劲松等院领导坚持定期深入临床一线各科室、病房巡查指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大培训和查处力度,每月组织相关科室专家进行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予以公示,对药品使用金额和数量进行排名,对门诊病人诊治均次费用排名前三并开大处方的专家,及药品比例控制不力人员予以警示谈话、医德考评扣分、通报批评、限制处方权及取消处方权等处理,并对所在科室进行经济处罚;对发生影响较大医德医风问题的科室和个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对私自收费、收取红包、回扣等损害病人利益及破坏医院社会形象的行为进行严肃整治、绝不手软。
今年以来,该院共开展各类查房、督查依法执业情况200余次,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方面不合规范的医务人员进行了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对3名开大处方的医务人员进行了警示谈话。通过教育、督查与惩治并举,该院药品使用得到进一步规范,医疗和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正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编辑/刘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