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伤保险有什么好处?”“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发生工伤后应该怎么办?”
在市人社局每次组织开展的工伤预防培训中,工伤预防专家和该局工作人员结合娄底实际,深入解读对工伤认定赔偿和处理的相关法律、政策,以现场提问形式为企业答疑解惑,深受参训人员欢迎。
近年来,市人社局从源头预防、协同联动、高效服务三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工伤保险工作,不断织密工伤“保障网”,为广大职工撑起权益“保护伞”,工伤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保障了工伤职工权益,确保了工伤保险基金安全有序运行。自2023年起,全市工伤事故总量连续2年实现较大幅度下降,创历史新低。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源头治理,筑牢工伤预防“安全堤”。市人社局坚持“预防为主,安全为先”理念,将工伤预防作为日常工作重要抓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工伤预防意识和安全防范水平。通过招聘会现场宣传、建立工伤预防文化墙、开展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工伤保险政策,提高工伤保险政策覆盖面。在精准培训上狠下功夫,积极推动精准式工伤预防培训,每年重点对工伤事故高发、频发用人单位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式预防培训,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形成娄底特色。参培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大家安全意识提高了,企业工伤事故逐年下降。据介绍,今年,全市计划在94家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培训,培训人员将达15000人,具体涉及危化、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多个事故高风险行业。
坚持部门联动,压实企业责任,增强职工权益“保障力”。从2023年开始,娄底市建立工伤事故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形成部门合力。人社部门按月向应急管理部门通报工伤快报数据;应急管理部门适时分析研判,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反馈给人社部门,倒逼企业落实工伤预防责任,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对事故多发企业和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警示约谈,发出《预警提示函》,要求开展问题排查整改,提高企业工伤预防意识。
实行规范操作,做好优质服务,跑出工伤认定“新速度”。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工作的重要一环。市人社局认真做好优化服务文章,制定《娄底市工伤认定委员会工作规程》,成立高规格工伤认定委员会,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工伤保险、政策法规、机关纪委、劳动关系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对工伤认定案件进行集体审议,规范开展工伤认定。每次集体审议前,工伤事故调查专班和相关科室集中讨论工伤案件,形成统一意见后再报市工伤认定委员会审定;对存在争议案件作为疑难案件专题汇报,由市工伤认定委员会集体审议、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提高工伤认定的科学性、严谨性,确保认定结论经得起检验。同时,与司法、法院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对疑难案件开展一案一会商,达成共识,减少行政诉讼和复议,维护工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为杜绝虚假工伤,全市实现事故调查规范化、常态化,工伤事故调查率由2022年23%左右上升到2025年98%以上,疑难案件、工亡案件、个人申报案件100%开展现场调查。为切实提高调查质量,人社部门收到工伤事故备案后,迅速对事故备案进行分析、启动调查取证,让虚假工伤无处遁形。某公司人事主管王先生说,没想到工伤认定这么严谨,有些员工发现自己不符合工伤条件就主动撤销了。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不予认定工伤60起,因事故调查主动撤销申报150起,调查成效位居全省前列。(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维涛 通讯员 伍星 黄玲玲)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胡霞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