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穿上这套新衣服,咱们今天就回家!这里还有两套换洗的,都给你装好了。”9月24日上午,娄底市荣军优抚医院(原娄底市康复医院)住院部内,娄底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一边为“救康钢”整理行囊,一边轻声叮嘱。当天,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这位滞留娄底14年的特殊人员,终于踏上了前往回家的路,即将与阔别已久的家人团聚。
时间回溯至2011年7月,娄底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街面巡查时,发现了流浪街头的彭某(“救康钢”救助化名)。彼时的他言语含混、逻辑混乱,无法清晰表述个人信息,后经专业鉴定确诊患有精神疾病,身份核实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了让彭某得到妥善安置,2017年4月,娄底市救助管理站依据救助政策,为其取救助化名“救康钢”,办理落户手续并安置至娄底市社会福利院,同时安排他到娄底市康复医院(现荣军优抚医院)接受系统的医疗康复治疗。
14年间,寻亲的脚步从未停歇。救助站工作人员通过在全国救助寻亲网发布信息、人脸比对、采集DNA录入数据库等多种方式,一次次尝试为“救康钢”寻找家人,却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
转机出现在2025年6月。依托“让爱回家”寻亲专项行动的推进,加之现代科技手段的深度赋能,“救康钢”的身份信息终于成功锁定。娄底市救助管理站第一时间联动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户籍地救助管理站,迅速与“救康钢”的亲人取得联系,经过多轮信息核验,最终确认了亲属关系。
经参与寻亲的工作人员回忆,从身份确认到对接返乡事宜,各部门高效协作,只为让这份迟到14年的团圆尽快实现。
据了解,近年来,娄底市救助管理站始终以“让每一位滞留人员都能回家”为目标,联合公安、医疗等多部门常态化开展“让爱回家”寻亲行动,借助全国救助寻亲网等平台拓宽渠道,已成功帮助50余名长期滞留人员与家人重逢。
科技为寻亲搭起“快车道”,坚守与关怀则温暖了迷途人的归乡路。娄底市救助管理站用14年的坚持证明,无论寻亲之路多漫长,他们都会带着“不放弃每一个人”的信念,护送更多像“救康钢”一样的滞留人员,跨越山海,回到那个名为“家”的温暖港湾。(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吕霞 通讯员 曾爱武)
一审:谭洲伟 二审:王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胡霞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