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合 > 绿色娄底 > 新闻动态

林长执绿笔 城乡入画来 娄星区各级林长以“守绿有责”担当深耕生态治理

2025-08-12 11:08 娄底新闻网 李雪艳 伍谋殊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当前,在水洞底镇矿山复绿区里,柏树舒展着浓密枝叶,为裸露山体撑起一片清凉;在万宝镇联村绿道上,紫薇花热烈绽放,与香樟、女贞交织成荫;在双江乡生态林场中,松涛阵阵,林下植物郁郁葱葱;在城区街头游园里,麦冬草铺就绿毯,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们摇扇闲谈……这涌动着的处处绿意与活力,正是娄星区各级林长以“守绿有责”的担当,带头深耕生态治理的成果。

高位推动,织密生态治理“责任网”

“林长不是‘挂名官’,而是‘责任官’,要把山林当家园守,把绿色当生命护。”娄星区委书记、区林长李彦文在全区林长会议上的话语掷地有声。自林长制推行以来,娄星区委、区政府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研究,区级林长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调研督导,形成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生态治理筑牢了“顶层设计”的根基。

在机制保障上,娄星区率先在全市成立副科级林长制事务中心,配备8名专职人员,为林长制落地提供硬核支撑。全区81名护林员每人每年1.3万元待遇全额纳入区财政预算,8个基层林业站88名工作人员实行“林业站、林长办一体化”管理,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双江乡林长办凭借扎实的工作获评“全省林长制工作先进单位”,双江林业站以“把群众当亲人,把山林当家事”的服务理念摘得全国“贴心的服务窗口”桂冠,正是这套体系在林长引领下高效运行的鲜活例证。

林长带头,激活联村建绿“新动能”

联村建绿的本质是构建“生态共同体”,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将政府主导、村级协同、群众参与三者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护绿增绿”与“强村富民”双赢。娄星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林长刘志刚在万宝镇巡林时强调。

“以前村里路两旁杂草疯长,夏天走在路上晒得慌,现在紫薇、红叶石楠长成了‘彩色长廊’,树荫连片,傍晚散步别提多舒坦了。”万宝镇石塘村村民刘建国的话,道出了联村建绿工程带来的喜人变化。作为“全省优秀林长”,万宝镇党委书记创新推行“一村一绿道、一组一花园”计划,带领干部群众将全镇12个村的闲置荒地、房前屋后串联成网,两年来累计新增绿地逾800亩,建成总长12公里的景观绿道5条,让村民能“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绿色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水洞底镇党委书记同样以“林长”身份挑起生态治理重担。在理珊村,他带领干部群众清理陈年垃圾,在荒坡上种植香樟、桂花等苗木逾3000株,建成占地15亩的村级公园,让村民有了避暑“宝地”。在托山村,他协调林业专家规划设计,沿村组道路打造“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廊道,夏日廊道紫薇、木槿交替绽放,与常青树木相映成趣。如今的水洞底镇新增绿地1200亩,9个行政村跻身“市级绿化示范村”,昔日的“黄土坡”在林长带领下变成了村民眼中的“清凉园”。

据了解,水洞底镇、万宝镇党委书记先后于2022年、2023年荣获“全省优秀林长”称号,这份荣誉正是对他们领航生态治理的生动注解。

铁腕攻坚,重塑矿山修复“新生态”

蛇形山镇天井村的一处山坡上,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金溪煤矿,如今已完成华丽“蝶变”。“这片曾因采矿留下创伤的2.99公顷土地,作为湖南湘江重要源流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的子项目,经过土地复垦、地形整理、边坡复绿等系列工程,已彻底改头换面。”娄星区副区长、区副林长周俊华介绍。从空中俯瞰,修复后的场地与周边青山绿水相融,不仅重塑生态屏障,而且打造特色景观,成为矿山生态修复+特色景观示范的典型样板,守护着湘江源流区的生态根基,生动诠释了生态修复让“伤疤”变“新颜”的奇迹。

在水洞底镇,7座废弃石灰矿曾是当地的“心腹大患”,矿渣堆最高达20米,每逢雨季泥水横流,夏日更是尘土飞扬。镇党委书记牵头制定“一矿一策”治理方案,组织工程机械清运矿渣1.5万立方米,修建挡土墙3000米,覆土80厘米后种植柏树、杨梅等果树。如今这里草木繁茂,“春有花、秋有果”的生态农场雏形初显,夏日里绿树成荫,成了周边村民偶尔驻足的“小氧吧”。

据统计,截至目前,娄星区累计完成矿山修复4200亩,建成生态产业园5个,带动逾200名村民就业。从采矿弃地到果园、茶园,林长的担当让“绿水青山”逐步转化为“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能。

全民参与,筑牢绿色守护“防护墙”

护林员是生态保护的“移动哨所”。随着林长制的全面推行,在各级林长的领航下,其职责正从单一看护向“巡护员、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综合角色转变。

夏日高温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蛇形山镇“全省优秀护林员”胡世军每天徒步20公里巡查3.2万亩林地,顶着烈日排查隐患,发现火情第一时间处置,遇到乱砍滥伐坚决制止,用脚步丈量责任。在他带动下,当地12名村民自发加入“义务护林队”,形成“林长+专职护林员+群众”的联防体系。

在林长统筹引领和护林员守护下,娄星区连续多年实现森林火灾“零重大”,区林业局先后获得“全省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优秀单位”等称号。“爱绿、护绿、植绿”已成为娄星人的自觉行动和全民参与的绿色热潮,生态保护的根基愈发牢固。

“未来我区会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完善保障体系,让这支绿色铁军更好守护绿水青山。”娄星区自然资源局(区林业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如今的娄星区,森林覆盖率达42.6%,活立木蓄积量突破200万立方米。从优秀林长到普通护林员,从机关干部到乡村百姓,娄星人正以林长制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湘中大地续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彩篇章。一幅“林城相依、林水相依、林路相依”的城乡森林新图景,正在林长们的领航下愈发清晰、愈发生动。(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艳 通讯员 伍谋殊)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罗腾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