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合 > 环境保护 > 环保新闻

你好,湘江!

2024-06-05 10:06 娄底新闻网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1

编者按

你好,湘江!

这不只是一句亲切的问候。你从永州蓝山的奇峰峻岭中涓涓汇聚而来,中流衡阳之浦,右揽郴州东江明珠,左携娄底涟水涟漪,奔腾向北,经株洲过湘潭,由长沙昂首高歌奔向八百里洞庭,入长江奔大洋。

湘江,你好!

这不只是一声美好的祝福。你对于潇湘儿女来说!就如母亲般存在,温情细润无声———浸润了湖南四成热土,滋养了湖南六成人口,哺育了湖南八成经济总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全面打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湘江流域保护与治理列为省“一号重点工程”,三个“三年行动计划”依次展开。十二年后的湘江,沿岸徐徐展开一幅白鹭翱翔、麋鹿嬉戏、江豚腾跃的生态美景。

今年六月五日是第五十三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今日,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市州报分会和长沙晚报联合岳阳日报、湘潭日报、株洲日报、娄底日报、郴州日报、衡阳日报、永州日报等湘江流域沿岸八城党报,同步推出“你好,湘江!”大型全媒体主题报道,全景展现三湘大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生动展示湘江流域八市的绿色产业之美、绿色生态之美、绿色文化之美、绿色制度之美。

长沙:指点潭州好风景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

保护与治理 十余年来,长沙市环委会牵头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2013年起连续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3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成为全国第一批城区黑臭水体治理达标城市;全面建立市、县、乡、村、片区五级河(湖)长制,实现对全市所有河流、湖泊、水库、小微水体等各类水域监管的全覆盖;构建起由遥感监测、无人机、人工智能视频监控站点等组成的立体化网络监测系统。去年春天,长江江豚“一家三口”在湘江望城段现身。截至目前,湘江流域长沙段共监测到鱼类71种,单次监测到的鱼类种类较禁渔前增长52%。

行走手记 湘江(长沙段)两岸,“一江两岸”风景无限。

橘子洲头,32米高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是湘江两岸过目难忘的城市印记。

华灯初上,湘江边的渔人码头人头攒动,两岸的高楼、江中的桥梁上,“一江两岸”灯光秀里,湘江的安谧静美和城市的夜景照明交相辉映;另一处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杜甫江阁边,夜幕降临时的亮灯时刻,被定格在无数人的手机屏幕里,让湖湘历史人文之光与滨江现代城市诗意在此相逢。

行走江边,一路可见因水而兴的城市高质量发展画卷:河边,滨江文化园、万达广场、大王山旅游度假区、李自健美术馆等城市文化地标、商业地标、古迹名胜竞相争艳,遥望绵绵岳麓山峰;河中,橘子洲、兴马洲、巴溪洲、月亮岛等洲岛生气勃勃、各美其美,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猴子石大桥、福元路大桥等桥梁贯穿其间、连接两岸。

一江碧水奔涌,星城发展无限。

湘潭:风静江横白鹭群

湘潭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艳霞

保护与治理 余年来,湘潭切实筑牢“一江两水一库”生态屏障,基本实现“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的美好愿景: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通过湘江保护与治理3个“三年之约”,竹埠港老工业区成了美丽的后花园;锰矿从“百年锰都”之殇实现“生态两型”之路的蜕变,雨湖高新区在这里培育出一大批新能源材料生产企业;全面完成24条黑臭水体基础治理,完成了唐兴桥、爱劳渠这两个“硬骨头”水体返黑返臭治理;实施“厂网一体化”项目,市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80.5%;全面完成应急备用水源项目,成为全省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的成功案例。

行走手记  湘江在湘潭境内划出一道巨大的“U”形弧线,为湘江诸湾之最。

在古韵悠悠的窑湾,你会与宽裕粮行不期而遇,仿民国、晚清时期民居建筑,唐兴寺、望衡亭、碑坊等文化古迹,茶社、民宿、书苑等店铺,让老街区再现昔日繁华。

湘江之畔的璀璨明珠万楼·青年码头,这里有“全国最大规模的集装箱街市”,集商业、艺术、文创、休闲、美食、娱乐于一体,已成为湘潭文旅新名片。

从湘江岸边的将军渡,沿着麻石古道拾级而上,建于唐代的昭山古寺香火缭绕,钟磬之声与山前滔滔湘水相映成趣。

行走江边,随处可见红绿交融的美丽湘潭新画卷。湘江滔滔,奔涌向前。城水相依,未来可期。

娄底:葱茏山色一河收

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小斌 颜爱中

保护与治理 近年来,娄底市以修复“四水三库”等流域为主线,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涟水河保护和治理;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实现对涟水河全域的监管覆盖;全力推进涟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涟水河双峰段”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治水重心由水污染治理向水生态修复转变,强化涟水流域区域水污染修复,获得中央专项资金支持6880万元;全力推进区域水循环再生、生态湿地及生态缓冲带等项目建设。

行走手记 涟水河流域风景秀丽,上游的水府庙水库风景优美、山水相映,涟水河水质清澈、水源丰沛,灌溉着涟源、湘乡、湘潭三地的良田,哺育着流域内的民众。

涟水流域历史悠久,三国蜀相蒋琬、元代文豪冯子振、湘军统帅曾国藩、力平新疆叛乱的“飞将军”刘锦棠、爱国将领宋希濂等都诞生在这里。

初夏时节的涟水两岸,屋舍俨然、稻禾碧绿、瓜蔬飘香。近年来,娄底抓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推进“夏季攻势”“洞庭清波”行动,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成为娄底大地的新变化、新风景。

永州:欸乃一声山水绿

永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兵

近年来,永州市创新实施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污染防治从点源治理向全流域综合管控转变,出台《永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定》等系列法规,持续推进水质提升七大专项治理行动,重点突出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养殖污染防治,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2023年永州市水环境质量首次排名全国第10,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年国控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前20的市州。

行走手记 漫步湘江(永州段),一江两岸“烟雨潇湘百里生态走廊”美景如画卷铺开,链接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未来:零陵古城旅游区的唐风古韵、柳宗元笔下的“欸乃一声山水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绿野如茵、沿江老厂矿区“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宋家洲“城中村”变市民公园……

永州人民用心用情守护好湘江源头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随着湘江西岸城市更新等项目的实施,内河街、老埠头、潇湘庙等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传统街巷的改造,一座文化生态旅游名城正在向世人展示她的绝世容颜。

岳阳:遥望洞庭山水翠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方璐 周小平

保护与治理 湘阴县深入开展“十大清湖行动”“洞庭清波”专项整治,拆除横岭湖水域矮围520多公里,依法取缔砂场码头32个,清退湿地欧美黑杨5.47万亩;从2017年开始,投资1.2亿元大力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共铺设50公里截污管网,并进行雨污分流;对具备监测条件的215个排污(渍)口进行全面监测,将全县262个入河(湖)排污口精准编码;对城区通达湖、东湖、洋沙湖、漕溪港等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对农村地区的白洋湖、范家坝、王家河、鹤龙湖等进行生态综合治理。

行走手记 行走湘阴,仿佛置身于“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湘阴县域内,拥有洋沙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湖生态公园(河湖主题公园)、横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鹤龙湖斗米嘴天然湿地等风景宜人的水生态风光。

在横岭湖(青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不时有江豚在江面追逐嬉戏,引得游客阵阵欢呼,“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已成为青山岛的生态新名片。

鹤龙湖镇新河村是湘阴县以水美衬托村庄美的生动写照,这里湖光潋滟、鹭鸟飞翔、水天一色。

湘阴县洋沙湖国家湿地公园集湿地自然生态景观与文化资源于一体,是研学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株洲:渌江渌水绿悠悠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俞强年

保护与治理 株洲在全省率先实施河长制,率先创建湘江“4+1”轮值巡查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全民护河的格局;实施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市、区两级政府聚力攻坚,261家企业的工业产能于2018年底全面关停退出,破解了化工围江困局;霞湾港治理、乌丫港环境综合整治等9个项目陆续完工,清水塘地区退出了全省重金属重点防控区;落实湘赣两省联防联治机制,签订生态补偿协议,牵头实施全国首部跨省流域市级层面协同法规《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打造智慧河湖监管平台。

行走手记 湘江(株洲段),澄江似练。

江中的空洲岛、挽洲岛、古桑洲,宛若镶嵌在江中的一颗颗绿宝石。

从杜甫草堂出发向下游行走,途经枫溪港、钢琴广场、分袂亭、火车头广场、万丰湖……一边可观景拍照打卡,一边可感受与河相伴的民俗和文明。

横跨湘江的8座大桥如虹悬挂,托起这座工业城市的速度与激情,伫立“网红桥”清水塘大桥,可感老工业基地的华丽蝶变。湘江两岸入河排口清水流淌,昔日火光四溅的工厂早已“偃旗息鼓”,高大的烟囱成为株洲工业的文化遗产。拔地而起的株洲双碳大厦、和天厦·工贸总部等一座座新地标,是“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生动写真,是“守护一江碧水”“治水兴株”的实践成果。

衡阳:一带青山画里天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伍施施

保护与治理 近年来,衡阳不断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制定了“周例会”、“周末环境会诊日”、环境风险“十天一研判”、入企检查“七必查”等制度,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行四级河长制,先后完成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项目;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划分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3类共65个环境管控单元;投入10余亿元全力解决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老旧合流制排水系统问题,目前城区已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规模达61万吨。

行走手记 雁城衡阳,因湘江而生生不息、魅力无限。

漫步湘江中心的东洲岛上,走进船山书院,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湘江西岸的来雁塔,经400余载风雨,风姿依旧。登塔远眺,隔江对峙的石鼓书院,枕着滔滔湘水、蒸水和耒水,矗立在三江汇流的石山之上,书写着这片土地的诗意与情怀。

湘江串联起湘南学联、中共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支部革命历史陈列室等一众红色景点,带我们穿越时空,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漫步两岸,景亭花架、诗词碑刻点缀其间,陆续建起的廉政文化园、法治主题公园、湿地公园、城市书吧,成为衡阳向外展示的一张精美名片。

郴州:郴江幸自绕郴山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陈红军

保护与治理 郴州市建立书记市长督战机制、市领导对口联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机制,深入开展突出水环境问题整治;突出精准治理、源头治矿,强化企业监管,马家坪电站历史性消除劣V类水质;坚持以生态工程调度和流域生态修复为主线,全面抓好全市河流水库的治理保护;全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该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升至97.4%;修订《湖南省东江湖水环境保护条例》,成立环境资源法庭、生态保护检察局等机构,联合开展东江湖流域环境保护和治理“春雷行动”,东江湖全年保持Ⅰ类水质。

行走手记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

近年来,郴州大力实施以水环境污染整治为重点的郴江河综合治理工程,让水清景美的梦想照进现实。

郴江河畔,华灯初上,欢乐海岸、裕后古街,一派“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繁华景象。

乘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瓦窑坪历史文化古街破茧成蝶,霞客故道上“小南京”繁华依旧。

郴江向北,始于涓滴,壮于汇合,一路讲述苏仙岭传奇、爱莲湖传说、裕后街古今、瓦窑坪兴衰,娓娓述说郴州高质量发展的“水墨画屏”。

水质答卷

湘江(长沙段) 2019年至2024年4月,出境断面达标率、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湘江(岳阳段) 今年前4月,乌龙嘴、屈原湘江取水口、屈原自来水厂、磊石山站等四个考核断面水质为Ⅱ类。

湘江(湘潭段) 2019年至2024年4月,各国省控断面均达到Ⅱ类水质,干流各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

湘江(株洲段) 2020年至2024年4月,出境断面达标率、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3个100%,湘江株洲段水质持续保持或优于国家Ⅱ类标准。

湘江支流涟水河娄底段 2022年至2024年4月,全市涟水干流及支流14个国、省控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湘江(衡阳段) 2021年至2024年4月,湘江衡阳段全部监测断面水质连续多年达到Ⅱ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湘江支流郴江 2020年至2024年前4月,出境断面达标率、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3个100%。

湘江(永州段) 2023年永州全市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100%,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湘江(长沙段):起于天心区暮云街道暮云新村,止于望城区茶亭镇苏蓼村,流经长沙4个区、30个乡镇(街道)、93个村(社区)。

湘江(岳阳段):湘江自樟树港断面进入岳阳境内,从磊石山断面汇入东洞庭湖。

湘江(湘潭段):南段从衡山县入境,呈北东向流经茶恩寺、马家堰;北段南起马家河,北至易家湾,呈U形穿境而过,沿途自左岸纳入涟水、涓水两条支流。

湘江(株洲段):湘江从衡阳出境后,进入株洲市渌口区,再流经天元区、芦淞区、石峰区,从天元区马家河出境到湘潭市。

湘江支流涟水河娄底段:涟水河,源于新邵县观音山南麓,由新邵县落马江进入娄底市境内,自西向东流经涟源市娄星区以及双峰县北部,经湘乡至湘潭县北部河口镇注入湘江。

湘江(衡阳段):湘江衡阳段自祁东县归阳镇清塘村流入境内,从衡东石湾镇和平村出境,占湘江在湖南境内里程的39.7%。

湘江支流郴江:郴江源出北湖区石盖塘街道竹枧水村,在苏仙区飞天山镇飞天山村瓦窑坪注入耒水,向北投入湘江怀抱。总流域面积770平方千米。

湘江(永州段):湘江发源于永州市蓝山县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野狗岭,从祁阳市黄泥塘镇九洲村出境到衡阳,永州段占湘江总长度的54.32%。

扫描二维码看湘江流域8市生态美景

扫描二维码看湘江流域8市生态美景

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市州报分会、长沙晚报、岳阳日报、湘潭日报、株洲日报、娄底日报、郴州日报、衡阳日报、永州日报联合出品

(图片参见版面大图或报纸,摄影:邹麟 李阳 方阳 谭清云 俞强年 刘震 彭斌 郭磊 吴永华)

责任编辑:谭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