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沙塘乡善塘村位于双峰与湘乡交界之地,地理位置偏僻,大部分农田泥脚深、丘块小,耕作成本高,谷物产量低,大部分农民不愿意耕种,很多农田变成荒田。
近年,村民黄知祥有一股狠劲,把全村1100多亩农田中的600多亩流转到个人名下,成为名副其实的种植大户。在他示范带动下,全村没有荒一分田,2023年还被评为全乡粮食生产先进。
“这个品种我种了30多亩,是从广东揭阳选购的第一批西瓜红蜜薯,亩产能达3000斤以上。”5月20日,黄知祥高兴地说,再过几天,第二批薯苗也可移栽了,再种70亩,到7月底第一批蜜薯采收完就可以播种晚稻,实现“薯+稻轮耕”双熟制的预期目标。
“看来回家种田这条路走对了,搞农业也大有可为。”黄知祥回忆,早在20年前他就闯荡广东、云南等地,拉起了一支建筑队伍,当起了包工头,搞得风生水起。这几年建筑行业不景气,国家开展乡村振兴,从2022年下半年起他把目光瞄准了农业这个大产业,转行摸上了“锄头把”。
2023年上半年,他在双峰县农机事务中心农技专家刘亚曲、刘雪和、朱小丰等指导下,花40多万元从农机市场买来旋耕机、收割机等农机具,创办“知祥农民种植合作社”,包下全村400多亩水田,插下300亩双季稻和100亩再生稻,试种25亩西瓜红蜜薯,到秋后一算账,除掉开支成本,净赚10多万元。尤其是西瓜红蜜薯,质优价廉,被县内酒店、超市包销,成为“香饽饽”。
今年2月26日沙塘乡召开粮食生产表彰会,乡党委、政府表彰黄知祥为乡村振兴所作贡献,并安排农技人员为他贴心服务。
在去年流转土地400多亩基础上,他今年增加100多亩水稻面积,蜜薯也增加到100亩。目前,早稻和蜜薯长势良好,只要加强管理,水稻和蜜薯丰收不成问题。他表示,有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父老乡亲的鼎力相助,他会把种田一直干下去。(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澜 通讯员 王剑春 陈彩)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责任编辑:谢吕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