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9时30分,娄底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应急模式下第二批封闭执勤的27名民(辅)警与第三批民(辅)警完成轮换交接,走出单位大门。这是在所集中隔离和封闭执勤42天后,他们第一次踏上回家的路。
“面对疫情来袭,60后老党员们积极参与封闭执勤,身先士卒,特别是机关科室的几名老科长下沉到基层大队值班带班,支援大队工作,充分发挥了表率引领作用。”第二批带队负责人副所长彭鹰介绍。在这特殊的抗疫防线上,60后老党员们以“较真儿”的作风、“老黄牛”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鼓舞引领青年民警立足岗位践行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爱“较真儿”的禹总
今年58岁的四级高级警长禹小龙,曾担任过多年管理科科长,是众人口中的“禹总”。封闭执勤期间,他负责协助副所长彭鹰开展工作。虽然身患三级高血压和严重的肩周炎,禹小龙还是坚持每天日间到各大队实地督查,夜间就利用视频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民警履职、戒毒人员行为养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隐患无大小,安全无小事。“不管怎么样,你们要想方设法把问题整改到位。”对待问题,不管是大是小,禹小龙总要管一管、抓一抓,“禹总”的称呼或许就是这么来的。因为指出问题毫不遮掩,他常让大队的同志觉得“不近人情”。但这股“较真儿”劲却是这名老党员身上最鲜明可贵的品质,体现了他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务实肯干、立行立改在封闭区内蔚然成风,大家高质量完成了第二批封闭执勤任务,实现了戒毒人员“零”违纪,确保了场所持续安全稳定。
“老黄牛”般的小燕子
“我坚决服从所党委和大队的工作安排。”57岁的教育科科长刘小燕,是大家口中亲切的“小燕子”。在第二批封闭执勤中,她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下沉到四大队值班带班。
期间,刘小燕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指导督促各大队有序开展教育矫治工作,组织戒毒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又按照大队分工,每天认真细致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戒毒人员内务卫生检查。刘小燕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队同志的尊重。
“我是革命一块转,哪里需要哪里搬。”刘小燕始终把服从组织安排作为自己的首要担当。无论在哪一个岗位,她总以“老黄牛”精神默默耕耘,凭着“燕子垒窝”的韧劲助力打赢一个又一个攻坚战。
吃苦耐劳的曾满哥
“科里的年轻同志家里小孩还不到2岁,父亲又刚刚遭遇车祸,家里脱不开身,还是我来吧。”56岁的管理科科长曾卫东关心年轻同志,主动扛起了第二批封闭执勤任务。
“满哥”是曾卫东被叫了30多年的称呼,当年所里最年轻的“老满”如今已是年轻同志的老大哥。他下沉所在的三大队都是些80后、90后,年轻富有干劲,但经验不足。曾卫东就干在前面,耐心“传帮带”,通过言传身教,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他的身体状况并不好,身患糖尿病14年,但封闭执勤期间,从没向大队提出过困难、要求过特殊待遇。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和年纪,大队本想安排其在戒毒人员生活区值班,但他却主动提出到习艺生产一线带班。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大队一些长期存在的管理难题得到了有序解决,良好的戒治秩序逐渐形成。
“老同志是单位的宝贵财富。”市强戒所党委书记、所长李志铀在勉励年轻同志时说,要传承和弘扬老党员的优良品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经受磨炼、接受考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青春足迹。
疫情在前,责任在肩。娄底市强戒所仍有许多50多岁的老党员,如四级高级警长邓三莹、薛杳、罗毅春,八大队教导员曹伏祥、五大队大队长刘有福、生卫科一级警长付明辉、生产科科长邹杰明、一大队副大队长刘志雄等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职务虽然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岗位虽然各异,但都怀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将病毒挡在高墙之外。(通讯员 张滔)
责任编辑:谢吕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