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有新招——娄底市第一小学教育教学心得分享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一,二年级的重点,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因此我们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一、让学生自制卡片,在制作中自主识字
制作生字卡片是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的法宝,如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时,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把卡片做成飞船形状,正面写本课生字,背面写两个词语,不懂组词的可查字典、问家长,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查工具书能力,又让学生积累了词语,识字效果好。
二、儿歌识字
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此一读,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三、形象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很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用学生识字,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四、编字谜识字
猜字谜、编字谜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识字方式,编一些字谜,让学生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发现一些规律,如“大门里面是市场(闹)”,“一个人在山边(仙)”,“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毯)”……简单的游戏,调动了他们识字的兴趣。
五、联想识字
教学中,我改变以往老师讲解分析,学生被动记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把握汉字的规律,以联想为桥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快识、牢记、会用的目的。
1、想形象
有的汉字本身就是象形字,如:火、山、田、鸟等。这类字很容易让人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汉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就是一幅图画,这就是汉字的独特绝妙之处。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的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果”字,它多像是个稻草人,上面的“日”是稻草人的头,下面的“木”是稻草人的身子、胳膊和腿。你看这“果”不正像一个站在稻田里伸着胳膊踢着腿的稻草人吗?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这一刻也得到了发展。
2、想动作
在所学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到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拍”字,先想一想拍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拍”是用手拍,所以是提手旁。这样手脑并用加深了对字的印象。
3、想故事
文字学家安子介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似的领域,每一段的转弯抹角,就有一个故事。”是呀,多数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如果发挥想象,把几个部件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一个抽象的字变成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比如:有个同学看到“喜”字,先把它分成三个部件十、口、豆,然后编成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他特别爱吃豌豆。一天他妈妈给他炒了一盘豌豆。他一看高兴的不得了,拿起勺就吃。吃了一口又一口,一口气吃了十口豆。妈妈说:“别吃了。”他说:“我喜欢。”这个同学巧妙地把“喜”字拆开又组合,编了一个“吃豆”的故事,想象大胆,充满趣味,“喜”字也随之牢牢地记在他的脑海里。
还有,归类识字、拆字合字、读中识字、情境中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识字等等,运用多种途径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寓教于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