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谢倩)手机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是实现业务转型的关键。推动手机银行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作为农村网点,如何突破手机银行现有发展瓶颈,对手机银行进行有效推广,增强认知度和提高使用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从2018年1月1日至目前止,金竹山支行手机银行开户数累计148个,净增135个,电子银行替代率达到84.79%,交易总量较2017年同期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手机银行对业务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但因为农村网点的特殊性,导致手机银行的推广和应用仍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使用频率不高,2018年金竹山支行手机银行动户率仅为29.76%,虽然手机银行功能多,有转账汇款、账户查询、信用卡、储蓄服务、个人贷款、便民卡等功能,但农村地区受生活环境、教育程度影响,仅有转账汇款、账户查询使用量较高,占比90%。二是宣传氛围不够,受地域限制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农村居民普遍对接受新兴金融产品有排斥心理,且目前的宣传途径只依靠于柜面,方式单一,缺乏影响力。三是产品活力不足,对于手机银行的推广,在当前农村地区,缺少创新,缺少宣传对策,缺少后续引导。
打基础:强化组织领导,充实团队力量
要强化基层农村网点的人才配备,领导干部要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大家形成发展手机银行的自觉性,结合支行实际,制定相关制度,让发展手机银行业务与员工考核挂钩,促进积极性。有效区分客户群体,实现精准营销,加大员工业务培训力度,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推广话术,做到既有数量,又有质量。
增动力:优化服务环境,营造宣传氛围
根据基层网点的实际情况,推进手机银行与网点附近的商铺合作,减少现金使用,提高手机银行使用率,制定相应补贴和优惠政策,使用手机银行生活缴费后,可在原基础上打折。加强后续引导,可每周一在支行门口设立手机银行体验区,由工作人员对手机银行的使用进行详细讲解,开展微沙龙,面对面宣传,手把手教会,让客户有体验,才会有收获。
强根基:勇于产品创新,激活品牌活力
产品创新是手机银行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推广前期要周密部署,稳妥有序,在推广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员工创新的潜力。手机银行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产品,在农村地区,“从无到有”是一项质变过程,我们要不断积累,多学习,多探讨,多创新,把农村手机银行做实、做活、做强,形成独有的品牌魅力。
责任编辑:袁润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