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对面的孙少岳,矮矮瘦瘦,精气神倍好,听说要采访他,他咂咂嘴,连连摆手:“哎呀,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你们应该去采访王队,很多工作都是他做的!”
他嘴里的王队,是湖南省审计厅驻双峰县祠堂湾村扶贫队队长、省审计厅调研员王惠春。去年年底,扶贫队结束工作,准备撤离,王队感念孙少岳5年来的无私付出,于是向省厅党组推介其人其事。一天后,省厅对孙少岳的表扬函便发到了双峰县委组织部,孙少岳的扶贫故事才渐渐为人熟知。
迎难而上
2013年,局领导找到孙少岳,说省厅正在县上扶贫,需要1名当地的审计干部配合,征求他的意见。他憨憨一笑,“组织需要我就去,派我去我就去”。这事就算定了。
谁知道,他家里的困难比山大。
父母身体一直不好,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缠身;小孩读初二,正处在青春叛逆期,都靠爱人管教;自己呢,也是肾结石的老病号。
到了2017年,“那是我人生中灾难性的一年”,家里的情况雪上加霜。7月初,先是年迈的父亲在山上摔了一跤,粉碎性骨折,在县医院住院;后来母亲查出肝癌晚期,在省城住院,他掐着时间来回跑得够呛;再后来,他肾结石恶化,接连做了5次手术,右肾积水严重,功能完全丧失。
这一切,他都瞒得紧紧的,连天天与他同进同出的王队都被蒙在鼓里。
5年,1800多个日夜,他克服身体病痛和家庭困难,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中去。
恪尽职守
进了扶贫队,孙少岳身兼数职。他是队里不领薪水的“司机”。2013年,他买了一台广州本田,从此这台车就成了“扶贫专车”,一半以上时间颠簸在山路上,每年要跑2万多公里,5年下来跑了10万+,曾创下一个月跑坏6个轮胎的记录。
他从没迟过一次到。不论何时,不论多晚,只要需要,他都准时赶到。有时怕睡过头,他就在车上打个盹,绝不会提前改动时间。祠堂湾村地形复杂,山路险峻,他了然于胸,总能化险为夷。去年6月,大雨引发泥石流,一块卡车大小的巨石滚落道旁,他提前绕道,躲开大险。
他从没误过一次事。“少岳同志能参善谋,考虑问题长远周全,手之所履皆井井有条”,是王队对他的评价。每回省厅协调的资金,只要省里一发文,他就第一时间追踪查找,并拨付到位。2016年,省厅协调了一笔20万元的款项,他光跑财政就跑了十几趟,逢人就问,最后倒查出财政部门资金文号作废,另行文号,而业务单位还以为是原文号。如果不熟悉业务,省里市里反复查对,拖上数月都有可能。“事情办好了就行了”,孙少岳不叫一声苦。
他从没对百姓红过一次脸。5年,不知多少个夜晚,他奔走在乡间小道上,清晨,他又准时出现在进村的路上。很多村民知道他守时,经常搭乘他的“顺风车”,他来者不拒;本地方言难懂,他是“翻译官”,架起当地群众和走访干部的连心桥;多难缠的村民,经他将心比心的劝解,也能一笑泯恩仇。2013年,村里要修一条联村公路,占了部分村民的山。村民们情绪激动,拿着棍子作势要打挖机,场面一度十分混乱。他沉着镇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地劝说,最后阻工事件平息了下来。一条宽5米、长4.5公里的联村公路顺利竣工,方便了当地群众。
成绩斐然
74岁的聂云集一说起孙少岳,就忍不住掉眼泪,“我们家苦呢,多亏了他。现在一家三口吃上了低保,加上养猪、养鸡、养鸭,一年过日子足足有余了……”。聂云集一家可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父子都是精神病,儿媳改嫁,两个孙子正在上学。更麻烦的是,孙子户口还在城镇,想吃低保两头挂空,想转户口没出生证,想做亲子鉴定还怕惹出意外。孙少岳看孩子可怜,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无数次向民政、派出所、县乡奔波,磨破口舌,带病坚守,无怨无悔,这股源于对困难户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感,终于为这个家带来了转机,孩子生活学习有了基本的保障。
5年时间,孙少岳参与和见证了村子日新月异的变化:4000米水泥路和6000米公路纵横交错,打通了百姓致富的“最后一公里”;人居饮水工程,惠及全村村民,“饮水难”彻底成为了历史;60千瓦的光伏发电,每年带来5-6万元的收益;600亩油茶林基地,5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年均创收10万多元;牡丹、芍药基地带动乡村旅游,十几家农家乐赚翻了天;合心小学旧貌换新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孩子们拥有了舒心的学习环境;村级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百姓休闲有了好去处。省厅的扶贫工作年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这其中也凝结着孙少岳的辛苦付出。
“扶贫几年,少岳同志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对我的工作帮助非常大。对于个人的情况,他从来没有吭过一声,我都是事后从别人那里知道的。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想到基层有这么敬业的干部,我很感慨。我愿意向组织介绍他,不让老实人吃亏”,电话里,王惠春如是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