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合 > 城乡综合

娄星区城乡综合管理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7-11-20 11:54 娄底新闻网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娄底市娄星区城乡综合管理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部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财预[2012]396号)、娄星区财政局印发《关于开展2016年度区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娄星财绩[2017]95号)等文件相关规定,娄星区城乡综合管理局于2017年9月至10月,组织力量对单位的部门预算整体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在收集、汇总、整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案卷资料等有关资料最终形成了评价报告,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自评领导小组:

组长 李建宏

成员 周亮湘 王小芳 王细东 彭俊平 王向勇

一、引言

1、部门基本情况

根据《中共娄底市娄星区委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娄星发[2015]2号)精神,设立娄底市娄星区城乡综合管理局,为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内设:办公室、综合财务股、城乡环卫管理股、住房保障股、财务审计监督科、物业管理股、城乡建设股,共计7个职能部门,核定行政编制6人。主要职责如下:

(1)职能转变

(一)行政审批事项

取消、下放、调整、增加由区人民政府公布予以变动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整合的职责

将原区城乡综合管理办公室、原区住房管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区城乡综合管理局。

(2)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城市综合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规章,研究拟定全区城乡综合管理的具体规范和考核标准体系,经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组织编制全区城乡综合管理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三)负责娄星区责任区内的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广告、渣土等城市管理工作,监督管理区级统配的大中型环卫设施、设备。

(四)依据市城管局委托权限和范围,行使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负责审核、决定街道城管办按一般程序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

(五)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街道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村镇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综合考评。

(六)负责乡镇、街道城管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证件申领、装备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

(七)组织编制城区责任范围内15米以下背街小巷改造、弃管小区和城中村公用设施维护、村镇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八)负责全区村镇建设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工作;组织编制全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农村危房改造与人居环境提质计划及年度工作方案并监督实施;指导特色小镇、文化名镇、示范村镇建设。

(九)负责城区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的申请受理、信息录入、审核公示和报批及造册发放工作;负责公租房实物分配租赁的申请受理、信息录入、初审、公示、申报工作;协助市房地产管理局拟订公租房实物分配方案。

(十)研究拟定深化全区住房改革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和审核区属单位的住房货币分配;指导相关单位对存量公有住房按政策进行处理;负责房改遗留问题处理及城区老旧危房整治工作。

(十一)宣传贯彻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负责全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督促指导新建小区、改制企业院落和老旧小区落实物业管理机制。

(十二)负责城区责任范围内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管理及业绩考评工作;指导和规范物业服务管理市场,受理物业服务投诉。

(十三)负责辖区内国有改制企业物业管理职能移交接管工作;参与新建住宅小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配套设施的竣工验收和物业交接工作。

(十四)负责编制全区城乡管理专项经费年度计划,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十五)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部门支出描述

2016年度娄底市娄星区城乡综合管理局整体支出为8,531,302.62元,其中:(1)基本支出合计2,262,825.24元【注:①工资福利支出1,422,869.00元,②商品和服务支出4,210,477.38元,③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11,992.00元】,(2)项目支出合计6,268,477.38元【注①工资福利支出0.00元,②商品和服务支出1,946,012.45元,③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058,000.00元,④其他资本性支出0.00元。】

3、部门项目实施情况

一是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及收运处理体系。加强村级垃圾分拣中心、户用沤肥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区域物业化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定点投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二是强化重点区域生活污水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农户改水改厕、修建简易化粪池;同时引入第三方治理机制,在各乡镇中心村、河道沿线、饮用水源地周边等重点区域整体推进户用四池净化系统和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集中打造了一批污水治理示范村,使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6.2%。

三是开展养殖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统一划定禁养区,强势推进禁养区内生猪退养工作,清退孙水、涟水河流域规模化养殖场103家。全力支持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湘村黑猪养殖基地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打造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基地。引导农户实行家禽圈养,推进沼液粪渣“上山还田”;指导和督促农村养殖大户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全区农村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养殖排污基本达到环保标准。

四是推进村庄风貌整治。以重点项目实施为依托,结合规范农村建房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沪昆高铁和主要公路干线途径村实施村容村貌提质工程,重点支持村内道路、路灯、绿化、休闲等公共设施改造及建筑立面出新,推出了以双江洪山、杉山万乐、万宝石塘、石井石江等一批富有特色的美丽新村。项目已于2017年8月提前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并以93.5分的成绩获评优秀项目。

二、绩效评价概述

1、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2、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核实数据。对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将2015年度和2016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查阅资料。查阅2016年度预算安排、非税收入、预算追加、资金管理、经费支出、资产管理等相关文件资料和财务凭证。

(3)实地查看。现场查看实物资产等。

(4)发放调查问卷。对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

(5)归纳汇总。对提供的材料及自评报告,结合现场评价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6)评价组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讨论。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级、二级、三级逐级构建的原则;组织专班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体系进行逐项测评;最后根据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7)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3、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1)绩效评价准确性的局限

绩效评价是难以客观准确的,其不准确性来自于多个方面的原因,比如不同的评价指标都是从一个侧面反映部门的业绩,它们都是有效的,但同时也都是片面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应组织专班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确定更全面的定量指标。

(2)绩效评价经济性的局限

全面地评价部门整体支出绩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耗费的成本大于绩效评价产生的收益是不经济的。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分析

1、投入

“投入”指标设置分值13分,其中预算配置分值13分(见附件: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区城乡综合管理局评价得分为13分,其中预算配置得分13分,具体指标评价如下:

(1)在职人员控制率得分为5分。 2016年度我部门在职人数为19人,编制数为19人,在职人员控制率为100.00%。

(2)“三公经费”变动率得分为8分。 2016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为6万元,2015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为6万元,三公经费变动率为100.00%。

2、过程

“过程”指标设置分值为61分,其中预算执行分值20分,预算管理分值41分。区城乡综合管理局评价得分为48分,其中预算执行得分15分,预算管理得分33分,具体指标评价如下:

(1)预算完成率得分为5分。2015年末结转预算0元,年初预算1,337,616.00元,本年追加预算7,193,686.62元,本年末结转和结余1,174,400.00元。综合分析,2016年度预算完成率为99.84%。 

(2)预算控制率得分为0分。2016年度追加预算数7,193,686.62元,年初预算1,337,616.00元,预算控制率为537.80%。

(3)新建楼堂管所面积控制率得分为5分。区城乡综合管理局2016年度没有楼堂馆所项目。

(4)新建楼堂馆所投资概算控制率得分为5分。区城乡综合管理局2016年度没有新建楼堂馆所项目。

(5)公用经费控制率得分为0分。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为541,107.6元,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为185,456.00元,公用经费控制率为291.77%。

(6)“三公经费”控制率得分为8分。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为41,090.00元,预算安排数为60,001.00元,三公经费控制率为68.48%。

(7)政府采购执行率得分为6分。区城乡综合管理局2016没有发生政府采购。

(8)管理制度健全性得分为8分。城乡综合管理局有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健全,有部门厉行节约制度,且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且相关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

(9)资金使用合规性得分为6分。城乡综合管理局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项目支出经过评估论证,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用途,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序列支出等情况。

(10)预决算信息公开性得分为5分。城乡综合管理局按规定内容、时限在区政务公开栏网站上公开了财政信息、统计信息、公开年报等信息,且充分履行职能,严格按照财经法规制度使用、管理资金,保证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3、产出

产出指标设置分值为8分,其中职责履行分值为8分。城乡综合管理局评价得分为7.76分,其中职责履行得分7.76分。。

重点工作实际完成率为 7.76分。区绩效办2016年对城乡综合管理局绩效考核管理考核分数的979.47分(总分1000分),折算2016年区城乡综合管理局重点工作实际完成率为97.95%。

4、效果

效果指标设置分值为18分,其中履职效益分值为18分。区城乡综合管理局评价得分为18分,其中履职效益得分18分。

(1)经济效益得分为6分。

示范引领,突出重点,超额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016年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目标任务为400户,实际完成436户,为指标任务的109%。其中五保户39户、低保户10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21户,发放补助资金359.2万元。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全力实施沪昆高铁沿线危房改造整体推进省级示范工程,重点打造了以大塘村为主体的东部生态示范区和以磨子石村为主体的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以镇域中心为主体的中部商业区。该项目至7月底已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共改造危房343户,新增建筑面积20140平方米;规范农村建房257处(拆除违章建筑86处,清理废弃旧房17处);统一建筑风貌改造285户;硬化道路38公里,安装路灯230杆,植树16000株。二是突出重点帮扶,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和信息比对,精心拟定2016年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和《娄星区农村危房改造“十三五”规划》,优先解决重点贫困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问题。三是坚持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把石井的松江村、蛟龙村,杉山的万乐村、双联村,万宝的石塘村、珠山村、石埠村,双江的洪山村作为整村推进示范点,统筹规划,加强指导,确保“改造一片、优化一片、小康一片”的目标。继续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综合排名全市第二。

规范管理,完善制度,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整建行动。坚持将完善环卫设施和保障机制作为巩固城乡环境整建成果、确保长效运行的有效举措。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持续开展城乡垃圾治理。以项目绩效管理为抓手,着力完善社区环卫作业市场运行机制,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组织实施城乡垃圾收运系统工程项目,新建垃圾中转站8座,增配垃圾转运车13台,完成投资1660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中村、公路铁路沿线、河道两岸的规范化管理。二是指导和帮助合乡并村后的83个行政村进一步健全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和垃圾分类减量制度,推动落实村庄公共区域专业保洁人员负责、房前屋后农户负责、山田水塘承包责任人负责的环境卫生全覆盖保洁机制。督促各乡镇和专业清运公司全面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管理制度,打造“镇村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三是根据全区十项竞赛、五项评比工作的要求,及时修订了《娄星区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工作考评办法》。把考核重点放到长效机制建设和常态化管理上来,严格实行每月一考评一通报,落实重奖重罚。

理顺体制,上下联动,“巩国卫、创国文”工作再上台阶。一是从严执法,集中治理乱摆摊担、乱堆杂物、乱倒渣土垃圾、乱设广告招牌、乱种菜蔬、乱养家禽家畜等市容乱象。劝退流动摊担5200余起,规范店外经营3600余处,下达整改通知书268份,处罚160例;规划建筑装修垃圾填埋场1处;取缔马路市场12处,拆除占道经营棚点60处;拆除违章户外广告招牌300余块。二是理顺体制,推进市容卫生精细化、无缝隙管理。积极推动城管体制创新,进一步明确了区级城市管理工作的职责和事权;落实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强化城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和绩效考评,使社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进一步规范。三是疏堵并举,开展“牛皮癣”专项整治行动。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充分收集证据,对辖区内“牛皮癣”广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44多个联系电话逐步采取停机措施,对相关当事人立案并处理到位50起。与此同时,组织各街道、社区在小区(院落)内统一设置便民信息张贴栏,将社区公共区域和小区楼栋内的“牛皮癣”分别交由街道物业公司和社区居委会负责清除。集中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共铲除和粉刷覆盖“牛皮癣”66万平方米。四是合理规划,启动城区背街小巷与老社区提质改造项目。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目标,认真拟定实施方案,区分轻重缓急,已率先启动8个示范社区的改造整治工作。预计在市城管局组织的娄底中心城区社区市容与环境卫生月度考评中排名第一。

咬紧目标,争获优秀,圆满完成整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工程和天蓝水净地绿行动计划)。以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根据合乡并村后的新情况,通过项目引导,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年内完成投资9680万元,为计划的125.7%。一是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及收运处理体系。加强村级垃圾分拣中心、户用沤肥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区域物业化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定点投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二是强化重点区域生活污水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农户改水改厕、修建简易化粪池;同时引入第三方治理机制,在各乡镇中心村、河道沿线、饮用水源地周边等重点区域整体推进户用四池净化系统和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集中打造了一批污水治理示范村,使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6.2%。三是开展养殖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统一划定禁养区,强势推进禁养区内生猪退养工作,清退孙水、涟水河流域规模化养殖场103家。全力支持湘村高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湘村黑猪养殖基地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打造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基地。引导农户实行家禽圈养,推进沼液粪渣“上山还田”;指导和督促农村养殖大户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全区农村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0%,养殖排污基本达到环保标准。四是推进村庄风貌整治。以重点项目实施为依托,结合规范农村建房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沪昆高铁和主要公路干线途径村实施村容村貌提质工程,重点支持村内道路、路灯、绿化、休闲等公共设施改造及建筑立面出新,推出了以双江洪山、杉山万乐、万宝石塘、石井石江等一批富有特色的美丽新村。该项目已于今年8月提前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并以93.5分的成绩获评优秀项目。

从严处置,常态管理,城区禁燃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多管齐下,扎实开展元旦、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集中整治行动。依托新娄星报、娄底电视台都市频道、娄底新闻网等媒体,造大禁燃宣传声势;发动社区成立禁燃劝导员队伍,提前收集相关信息,做好说服劝导工作;组织街道城管队员和协管员进行全天候巡逻值守,及时制止和处置违规燃放行为;同时,会同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典型案件实行快办快结,形成群防群治网络偌体系,有序遏制了违规燃放现象。二是奖惩结合,强势推进城区禁燃区烟花鞭炮零售网点有序退出。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5个街道办事处,扎实做好责任区域内各经营业主的宣传劝导工作,协调督促73家烟花鞭炮零售网点写出退出承诺书,限期退出中心城区禁燃区。经市禁燃办会同相关部门逐店检查验收,所有零售网点均在规定期限内退出到位。三是全面落实巡查值班制度,确保禁燃工作常态化。推动出台了《娄星区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考核办法》,加强对5个街道禁燃工作的督查考评,按月讲评、通报考评结果。通过努力,我区禁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市政府通报表彰。

编制规划,实施项目,稳步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一是组织编制了《娄星区“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成功申报娄星区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工程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848万元,新建垃圾收集站11个,垃圾收集点2040 个;添置垃圾运输车26辆,户用垃圾桶15万个,完成投资3800万元。三是全力打造村镇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80万元,与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村镇生活污水连片治理。目前已建成四池净化系统285套、集中式污水处理站2座。四是积极申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委托省建筑设计院编制了《娄星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及实施方案,完成了娄星区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特色小镇建设等项目的申报工作,全力推动高速公路出口经济带建设。

规范程序,严格把关,做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是党和政府对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关怀,涉及面宽,情况复杂,政策原则性强,我们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全年共计发放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补贴资金280万元。主要做法:一是及早宣讲政策。年初,指导各街道组织社区干部认真学习廉租住房审批流程和相关政策,使社区干部充分认识到廉租住房摸底调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悬挂横幅、黑板报、发放宣传单、针对特殊群体进行走访入户等形式,深入宣传上级廉租住房保障有关政策,使廉租住房惠民政策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市民的政策知晓率。二是严把审核关。对街道社区上报的廉租住房申请人员情况进行审核,严查每一户申报家庭成员房产、车辆信息和工资收入情况等基本情况的汇报,对吃不透,拿不准的问题,重新入户核查,再进行研究商定,集体把关审定,确保集体研究,集体决定。杜绝人情关、面子关、蒙混过关,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三是严格公示程序。为了使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真正使困难群体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严格实行区、街道社区“三审三公示”。四是严格补贴发放程序。通过银行建立保障对象补贴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2)行政效能得分为6分。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坚持总量控制,科学设定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总额,加强厉行节约绩效考评;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安排公务活动,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活动,保证正常公务活动;坚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      。

(3)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得分为6分。评价小组以社会群众、内部员工为样本,每个样本发放10份调查问卷,收回20份调查问卷,并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打分,A类调查对象平均得分为97分,B类调查对象平均得分为98.47,最后得分为97.73分。调查对象对区城乡综合管理局履职效果、解决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厉行节约等方面都非常满意。

四、需要说明事项

关于预算追加的问题:

由公式:2016年预算追加数=2016年决算数-2016年预算数。

得出:2016年预算追加数=8,531,302.62-1,337,616=7,193,686.62元

说明:其中有6,268,477.38元是属于项目类支出中的行政事业类项目资金;925,209.24元是属于支出类中的基本支出,其中人员经费支出349245.00元、日常公用经费575964.24元。

五、绩效评价结论

1、绩效评价得分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规定的内容,经评价组综合评价,区城乡综合管理局2016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为86.76分,评价等级为“良好”。

2、存在绩效问题

年初编制的预算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导致年内预算追加较大,且结存过大,导致预算控制率和预算执行率分数偏低。

六、问题与建议

1、问题

(1)主要表现在领导班子集体学习的时间和深度不够;

(2)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等。

(3)预算与决算差异较大,指标细化不够。

 2、建议

(1)建议加强政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单位人员认真学习《预算法》等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单位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财务人员的预算意识,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得支出的支出理念。

(2)建议细化预算指标,提高预算科学性。预算编制前根据年度内单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确定单位年度预算目标,细化预算指标,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准确化。年度预算编制后,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做好预算执行分析,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找出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存在的差异,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提高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提高预算支出执行效率,同时为下一次科学、准确地编制部门预算积累经验。

(3)建议优化绩效评价指标计分标准,改善评价计分标准的不合理性,让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

(4)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及时均衡足额拨付财政资金,按时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工作任务优质高效完成。                          

娄底市娄星区城乡综合管理局

2017年11月19日

附件1:娄星区城乡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娄星区城乡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xls

附件2:娄星区城乡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娄星区城乡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