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刚经过改革洗礼还没来得及稳住阵脚的农商行又面临着利率市场化明显加快、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金融脱媒不断深化、监管政策愈发从严等一系列的新问题,明显准备不足;曾经引以为傲的规模速度型发展方式逐步失灵,息差缩小、信贷扩张带来的资产质量压力等一系列发展难题接踵而至,苦无良策。如何适应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摆脱眼前困局已刻不容缓,农商行急需在寒冬中取暖。恰逢此时,我有幸参与了省联社组织的湖大高管研修班学习,几天的培训高师云集、良朋满座,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路,而这些智慧恰恰与我行“加快转型发展”的生存理念不谋而合,也为我们在寒冬中摸索取暖路径指明了方向。
一、正确认识农商行面临的新常态
当前的农商银行所面临的新常态、新形势,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结构逐步调整
自2012年始,我国经济增速不断走低,全国平均经济增速从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降至2016年的6.7%。“三期叠加”使得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幅下降、发展停滞不前,给农商行的发展带来了全局性的压力,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供给侧改革给银行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顺应经济金融新形势,廓清迷雾,加快发展,成为摆在农商行面前的新课题。
(二)网络金融加速发展,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提速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强势进入,金融脱媒、支付脱媒加速形成,农商银行传统业务面临严峻挑战,各大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加速跨界。加之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强势进入,使得农商行面临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由此造成的放贷标准不断拉低,利率水平不断下浮等竞争手段进一步增加了资金成本,减少了利差收益,提高了风险水平。
(三)信用风险加速暴露,经营管理面临压力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很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这无疑给农商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了一定冲击。目前,大多数农商行都面临不良贷款双升、拨备不足、利润下滑的困难局面。就冷水江市而言,原先处于高速增长的煤炭相关企业风险逐渐暴露,给我行资产质量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化解不良资产,守住风险底线将成为农商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
(四)线上金融有待开发,科技创新有待突破
技术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给金融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在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可谓“手机在手,天下尽有”,余额宝、支付宝、网络贷款、微粒贷等各种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客户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突破科技发展的瓶颈,应对客户需求的变化与迁徙,推动线上金融破冰发展,为客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是农商银行适应科技创新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二、新常态下农商行的传承与创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农商行如何借鉴先进经验,加强转型发展,并保持自身的增长优势,笔者认为,一是要传承,二是要创新。
(一)坚守市场定位,提升经营活力
农商行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扎根于本土,服务于本土,在6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并也一直践行着“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和“服务市域经济”的经营理念。在银行业发展的新常态下,我们要想拓宽生存空间,赢得市场竞争发展的主动权,更需要将这种理念传承下去。一是要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定位。继续瞄准新三农,在支持农户传统生产消费需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发展,以一带面,以点带线,全程跟进服务,真正把根扎进“三农”;坚持着眼实体经济,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作为发展的核心客户,充分发挥自身“短、频、快”的金融服务优势,深入开展无缝对接。放眼社区银行,以网点为依托,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立体化的服务体系。二是要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转型。木无根则槁,灯无膏则灭。客户是我们的长期资产,也是我们加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新形势下,我们要持续深入开展“访客户、问需求、优服务”活动,加快推进以提升客户满足感为目的的服务转型。三是要传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基因。充分借鉴他行经验,做好企业品牌形象的整体规划,将我行的市场定位融入到品牌设计中来,加大宣传力度,以品牌塑形象,以品牌促发展。
(二)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风控体系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在经济下行的周期中,风控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的农商行风险更加容易暴露。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农商行就必须对经营风险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准确的把握。一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的权限和职责,强化各自职能,规范管理组织,构建相互协调和制衡的治理文化,确保“三会一层”的有效运作和制衡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二是全面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强化风险控制流程,确保风险控制覆盖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将合规工作贯穿到各个部门、各个流程、各个工作环节当中。三是要在全行倡导合规文化。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加强制度学习,强调人人合规、事事合规,不断提高全行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在全行形成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处的良好氛围。四是要持续推进流程银行建设。通过梳理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和再造组织架构,进一步强化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等流程银行建设理念,使之成为解决农商行经营风险的重要抓手。
(三)加快新旧融合,推动业务转型
近年来,为实现客户需求,争夺客户资源,各家银行纷纷推陈出新,开发的金融产品琳琅满目,试图抓住客户的眼球。农商行要保持在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就要加快新旧业务融合,加速业务转型升级。一是巩固好传统业务。继续发挥农商行网点、人员和服务优势,积极稳定和培育“三农”和小微企业低成本优质客户群体,实现存款的稳步增长。同时针对县域经济实情,扩大有效担保范围。对不违背法律的各类动产、不动产、收益权,因地制宜拓展新领域,开发信贷新产品,跳出产品同质化竞争怪圈。二是加大电子银行建设。适应社会发展步伐不断研发手机银行新功能,不断提高在重点乡镇和小区的自助终端投放数量,将客户小额存取、转账、缴费等日常需求引导至自助银行渠道,逐步构建以“手机银行”为核心的电子银行产品体系和实用高效、适应不同地域、覆盖全部自助银行设备及经营管理模式的业务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三是加快发展中间业务。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充分保证现有信贷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业务结构转型,大力发展风险权重较低、资本占用较少、综合回报较高的中间业务和资金业务收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坚持人本文化,激发内生动力
在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环境下,我们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打造敢闯敢拼的热血团队,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一是要培养员工的归属感。通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引导和帮助员工规划好自身职业生涯,让员工找到一个展示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从而激发全行员工的工作热情,形成与农商行“同呼吸、共命运”的共识。二是要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管理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进而转化为农商行内部强大的凝聚力,以更好地引导全行员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三是要科学合理分配绩效。彻底打破目前吃大锅饭、搞平均的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理清责任链条,落实绩效分配,以责促行,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系统,激发员工潜力,实现“主动营销”,形成”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业务拓展局面。四是要加大员工培训力度。通过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促使员工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积极打造一支高素质、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团队。
难得者时,易失者机,经济新常态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历新一轮的变革之后,农商行将以更优质的服务,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及更全面的发展来适应经济发展态势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经过又一次的锤炼之后,农商行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在推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促进县域经济有序发展中继续散发自己的光和热!(编辑/邓仕姣)
责任编辑:姜友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