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志:开放包容创新 打造魅力新娄底
娄底“不沿海不沿边”,因此更需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要坚决克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心理,提升城市的亲和力,使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融共荣,继而产生新的、更优秀的文化认知与地域认同,使外来人口变为真正的“娄底人”。
一、“筑巢引凤”。作为内陆一个地市级城市,无论是决策领导层还是普通民众,对新生事物要有极其开放、包容的态度。采用思辨创新的工作精神和先行先试的工作方法,使娄底跳出区域局限,以前瞻、宽松、开放、包容的顶层设计理念,使制度安排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满足民众心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与开放地区的思维接轨,“筑巢引凤”,引进实力企业关注娄底、落户本地。
二、“招商选资”。招商引资必须要引入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将“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化,在花大力气进行招商引资的同时,注重提高引入项目的“科技门槛”,同时鼓励已落户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据了解,除了投入产出比、环保外,企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工艺水平也应该成为娄底各工业区招商引资所考量的指标之一。当前国家经济处于“转型期”,“傻、大、黑、粗”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出局,只有“高、精、尖、新”的企业才能真正站稳脚根。
三、“绿色”通道。引进企业,建议推行娄底“绿卡”或“一卡通”, 打通“绿色”渠道,专门针对投资者推出特殊政策,方便投资者办理企业入园、开园等相关手续,甚至为投资者就医、交通出行或子女入学等方面创造条件,千方百计解决后顾之忧,安心实意落户在娄底。建议打造智慧城市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畅通办理通道,各职能部门推行“一站式”服务,为办事群众缩减了大量时间和流程,方便又快捷,倍受广大群众好评,为政民之间搭建了一个和谐融洽的交流平台。
四、聚才集智。引进高端人才,千方百计拿出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使“回祖国创业,到娄底圆梦”成为许多留学归国人员的心声。这方面可以参考深圳的做法:1992年,深圳市政府组团首次赴海外招聘人才,开全国先河。2001年以来,深圳进一步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先后五次分别赴北美、欧洲和香港举行海外揽才活动,使“海归”数量与质量保持连续高增长的势头,多年吸引海归数量突破千名。目前,深圳引进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近万人,约占广东省留学归国人员的六成。深圳的“海归”中,85%以上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的约占15%;而且以外地籍贯的留学归国人员为主,90%以上的“海归”出国前都不是深圳人。这些归国人员中,30%以上选择在深圳创业。而如今,深圳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与人才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