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易才:创新教师队伍建设 激活满池教育水
——培育“三师”队伍 助推教育腾飞
一、创新师德建设,建设献身教育的“良师”队伍(良师)
“师者,人之模范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丐尊先生也说:“教育上的水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首先,要在教师中大力开展“爱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教师唯有把全部的爱献给学生,为学生服好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才能激发教育激情,享受当教师的幸福感。其次,学校定期召开师德建设报告会,介绍在师德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的优秀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师德标兵的事迹一定会深深感染着全体教师,形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坚定他们心中的信念。
二、创新课堂建设,建设专业发展的“能师”队伍(能师)
“兴教之道在于师。”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教师队伍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首先要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贯彻教育生涯的成长历程,分为四个阶段: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能手阶段。学校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制定相应的考核目标,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呈阶梯状发展。其次,要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能力标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专业能力要贯穿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关注分析教材、了解学情和制定教学目标的能力;课中关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课后关注课堂评价与课后反思的能力。
三、创新师训建设,建设终身学习的“学师”队伍(学师)
“为学心难满”告诉我们做学问的人对于知识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的教师。教师通过学习,让自己的“一桶水”不断充盈更新,从而给学生长流不息的“新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如果教师不学习,满足于旧知识,就势必造成自己思想僵化,才智枯竭,无法储备精神财富。因此,教师应该成为爱学习、善学习、乐学习的楷模,成为终身学习的引导者、推动者。学校每期推荐一部教育著作给教师阅读,吸取书中精华,撰写读书体会,交流读书感悟。每月举办读书讲座,介绍当前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文章,聆听大师的心声。还可以将读书名言赠给教师们,引领他们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必定是有希望的民族,一个爱学习的教师必定是有品味的教师。(编辑/姜友富)
责任编辑:姜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