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城市建设考察之贵州铜仁篇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利华)来到铜仁,完全是受朋友之约,不然应当还不会在第三站就选择一个西部城市,友人说铜仁现在发展蛮快,城市建设相当不错,很多地方可以借鉴。我满腹狐疑,几年前去过铜仁,感觉一般,莫非这几年突飞猛进?作为过去贫穷落后的地方,真无法将现代化与他们联系起来,尤其是在幼小的心灵里,贵州就一直是贫穷落后的代表,几十年前,因家乡离火车站近,正月里村里来来往往的乞讨中,大多数是贵州人,潜意识里这个西部省份是贫穷落后的,莫非而今早已今非昔比?
感谢高铁时代,让天涯成为咫尺,减少了舟车劳顿,减少了时间成本,拉近了时空距离,甚至把送别送进了历史,因为相见实在是太容易。一眨眼就到了另外一个省份,一眯眼已是目的地。高铁,怎么爱你都不嫌多,高铁站,却想说爱你不容易。原以为铜仁南至市区也就个二三十公里,结果是60公里,一个高铁站隔市区60公里,怎么说都是失望,误导了旅客,也无奈了铜仁,荒郊野外催生了交通事业,大量的社会车辆停于右侧,出口与进口在同一平面上的高铁站前广场,还是显得热闹和亲切些,多了人的活动,这个地方总是生机的,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城市发展讲究集聚,其实就是将人气集聚起来,生产、消费、休闲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贵州的山水果然不同凡响,出得站来,眼前便是连绵起伏的山头,远山近景配着团团浮起的雾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看多了生硬的城市环境,突然置身于山清水绿的软环境中,人浑身感到轻松惬意。有时候,人久居一个地方,熟悉了周围的环境,身体机能已适应于这种环境中,出来,其实也是锻炼自己个人的敏锐度,激发各个细胞的潜能。友人在车上一个劲的介绍着贵州发展如何快,国家支持力度如何大,民风如何淳朴,可以看出,在这个地方已经生活二十年了的他,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二十年的相处又怎么可能不产生深厚的感情?!
贵州的山还是与家乡的山有着完全不同的形体和气势,这样圆锥形的山包围合在一起或连绵起伏,更多了几分韵味,过去人们进山主要是为了逃难,而现在人们进山,主要是为了游玩,曾经穷山恶水的地方,而今成了金山银山,生命几经沉浮,地方竟也适时而变。山脚下的房屋很多已经翻新,早已不是原来低调寒碜的木房子了,看来国家的精准扶贫还是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发展,车进入铜仁万山区时,真的是很惊讶的,这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开阔宽敞的道路,高高山顶上的高高建筑,精致别墅,道路两侧崭新的建筑,一侧排开的现代化的4s店,市场、广场、欢乐谷、高层建筑此起彼伏,完全一副现代化的面孔,强劲的发展势头的确已经赶超了家乡,置身于这样现代化的气息中,只是我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身在贵州,身在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的特色已完全掩盖在这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当中,浮躁与冒进似乎在微微欢笑。我沿着木杉河两岸走,这条刚建成的风光带竟然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全场约5公里的两岸风光带,愿意花8个亿来打造,那是何等的勇气与气概?这样的建造手法完全是国际化的、原生态的,没有一处采用硬质水泥挡土墙,沿河两岸全部采用生态护坡处理,自然叠石块,植水草,两岸崭新的慢行系统与共享自行车为老百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木杉河宽度50米左右,与娄底孙水河、涟水河相似,水量也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