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有温度有维度的微信营销平台
——对冷水江农村商业银行新媒体渠道营销的思考
2016年11月,冷水江农商银行桃园支行开业,转发开业信息并集赞有礼品相送。一时间,开业宣传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集赞链接在朋友圈刷得铺天盖地。数据显示,开业一个月后,桃园支行存款净增近800万元。由此可见微信能量不可小觑。
微信营销即新媒体营销渠道的一种,除此之外,新媒体渠道还包括微博、门户网站、直播平台等等。微信很火,直播也很火,火的温度很高,成本却很低,星星之火便可以燎原。因此,这把火很多银行都在烧。“小招”招商银行已然是行家里手。纵观其微博的说说及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绝对可称为国内众多银行的翘楚。元旦刚过,在农村金融的微信平台上就看到一个招行的小视频:“招行ATM竟然开口说话了!”看过之后,无不感动。感动于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招行竟作为一个朋友一样与你同在。这就是基于新媒体渠道的银行产品用户体验,而且是非常美好的用户体验。
当然,对地处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且与“三农”工作紧密相连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与招商银行所处经济金融环境及面对的客户群体都不尽相同,自然不能生搬硬套,依瓢画葫芦。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怎样在一个经济环境欠发达的地区借鉴行业经验,做好新媒体营销,并为客户创造好的用户体验?这是一个值得去思考并实践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因地制宜,因事而谋做好农村商业银行新媒体营销作一探讨。
借风使力:打造“老字号,新银行”品牌形象。
一是借风使力,扬好品牌这面旗。“农信社”是一个“老”品牌,这个“老”品牌历史悠久,有口皆碑,家喻户晓。“农商行”是一家“新”银行,这家“新”银行气象更新,脉动更强,潜力更大。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好“农信社”的品牌优势,发挥“新银行”的结构优势,促进农商行各项业务在已有基础上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微信平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好风凭借力,杨帆正有时”,传统农信社的品牌形象在亲民,助民,服务“三农”。农商行的发展仍然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产权更明晰,技术更先进,产品更多样化、服务更优质。基于微信传播的新品牌形象不仅要全力传扬农商行对“农信社”优秀传统的继承,勾起客户群体对“农信社”的集体怀念与信任,更要着重于传统在管理、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发扬以及由改革而为客户带来的各种便利,从而将品牌引向更多的人,更广阔的区域,更长远的市场道路。
二是以舆制舆,挥好网络这把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信息传播速度常常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自冷水江农商银行成立以来,柜面工作人员多次听到客户反映,有消息称农商行是私人的银行,存款无保障。这种四处散布的谣言可以说给我行存款业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及时掌握负面舆情,以好的舆论来遏制坏的、倾向性、苗头性的负面舆情,并及时疏导和管理,是避免声誉风险,确保业务发展的必要手段。而微信公众平台就是这样一个方便称手的好工具,农商行可以运用微信平台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通过制作以品牌宣传为目的的微信推送消息或小视频、微电影,将农商行六十年的悠久历程,以及“老字号,新银行”的品牌形象融入到消息或小视频的内容中,通过正能量引导客户对农商行的形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服务为本:塑造“参与型、体验型”现代银行。
一是以市场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