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合 > 法治娄底 > 法治文艺

《老警》诠释民警品格和担当

2016-11-11 21:19 中国普法网 颜永江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电影《老警》以湖南湘西一个小镇派出所为背景,古镇派出所即将退休老民警覃麦生侦破古墓被盗案为主线,讲述了老覃为弄清案情询问了护林员李长山后,李长山便不明不白溺死河中。对李长山之死心负愧疚的老覃,想在退休之前解开这个谜团还逝者清白,于是释谜者与设谜者之间展开了一场生死博弈,最终老覃牺牲在抓捕嫌疑人的过程中。许多观众看后评价说,故事中的人和事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很接地气,十分感人。我作为这部电影的出品人、编剧,就影片的编剧谈些体会。

感动是《老警》创作源泉

创作电影《老警》,缘于自己是警察这个职业的原因。

我生活在湘西一个小县城里,从警的最初是在一个乡下派出所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乡镇派出所的条件非常艰苦,我所在的派出所只有两人,所长接近退休,再就是我这个刚参加工作的警员了。

那年夏天的一个上午,县城里发生了一起持枪入室抢劫案。3名嫌疑人持枪闯入某单位家属区,暴力打伤一名中年妇女后,将其捆绑在床上,然后洗劫室内财物逃离现场。县局要求我们,在嫌疑人有可能经过的两个渡口设卡拦截。我和老所长各守一个渡口。

我找了一位乡干部一同去了渡口,夏天中午十分炎热,俩人隐蔽在一艘渔船里,闷热和紧张使汗水湿透了全身衣服,我心里在祈祷,但愿嫌疑人从别的地方经过。但三个小时后,嫌疑人突然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持枪面对3名案犯,案犯见我个子较小,无所畏惧地抽出身上的匕首。我朝天鸣枪,枪声镇住了案犯。那时公安机关的办案条件不像现在这样好,所里没有手铐,也没有手机和对讲机等必备的通讯设备。渡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等救援很不现实。上面通报说3名歹徒是持枪抢劫,我们又不敢上前去搜身,于是,只得持枪与案犯对峙,跟其保持十多米的距离,让案犯举起双手,押着案犯行走四公里山路回所。

回所后老所长并没表扬我,而是沉着脸说了一句:你是在玩命!

两年后,局领导考虑到老所长在乡镇里干了一辈子,想在他退休前把他从乡下调到机关,局里才好为他分房,让他把老婆和孩子接到县城。

老所长没有答应。他说,他对小镇的人和事有了一定的感情,已经离不开了。儿子想顶职,也遭到老所长的反对。他对儿子说,警察这职业不是想干就能干好的,自己干了几十年也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警察。

后来老所长就在这个小镇上退了休,退休后说是所里人员太少,他自愿帮所里打理一些事务。

快70岁的时候,老所长才离所回家。回家后不久,他就患上了抑郁症,成天望着河对岸山坡上的树林对家人说,树林里有抢劫案案犯,要儿子同他一起去抓劫匪。就这样,一年后,他在家忧郁而死。

在乡派出所工作了几年后,我调到了局机关从事公安宣传工作。虽不是与罪犯面对面接触,但为了采写新闻,时常与刑警们一同奔赴抓捕一线。

局里的一位领导在会上总是要强调一句话:把你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说我没欠下良心债,内心不怀愧疚,晚上睡觉做梦没人哭诉向你申冤,你就是一名好警察!我当时不解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后来这位领导退休了,同我长聊了一次,他的话很让我震撼。

他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从警的,那时他是法医。在结婚后的第三天,距县城七十多公里的乡下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于是他与局长、刑侦股的侦查员们去了现场。从现场看,死者应该是服毒自杀。当局长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当时想着回家,便肯定地说是自杀。随后未做解剖,动员家属掩埋了尸体。过后不久,他老想到这件事,悔恨当初为何不解剖尸体。他想把这件事重新提出来,又怕受到处分。于是虑积在心,常做噩梦,时常梦到死者向他申冤。几十年里,他就是背负着这种负罪感寝食难安。他说,这种负罪的感觉可能要陪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

警察们带给我的感动,使我深思,在这个高危职业群体里,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她)们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们人生价值取向?我有责任将受到的感动,用艺术的表现手法为他(她)们唱一首赞歌。

于是,我从老所长那里找到了创作灵感,以他为生活原型,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生死在凤滩》。2007年7月由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看过小说的人都说是警察生活的真实写照,她承载了警察生活的艰险与困苦。2014年将小说改编成电影《老警》剧本,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同年8月电影《老警》开机拍摄。

八易其稿提升感染力

《老警》从剧本谋划创作到定稿,经历了8个月之久,时间虽然不长,但八易其稿。

什么样的故事才能感染观众?作为编剧,在故事的取舍上,经受了痛苦折磨的过程。前五稿,因没有突破原著长篇小说的框框,剧情杂乱、感染力不强而被自己推翻否定。接下来,我重新对作品进行定位,从原著的大量故事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思考,我将影片设定为通过老覃这个人物,重点弘扬人民警察的品格与担当。

为防止主旋律作品落入人物形象高大全的俗套,我选择了长篇小说中老覃在接近退休前一个月,侦破辖区内一起盗墓案为主线,删减了前几稿中的大量人物,着重在老覃这个人物的个性上下功夫。同时,用感动我的故事大量填充在老覃身上,尽量使老覃这个人物生活化。此外,我还设置了不同价值取向的两代人观念碰撞,来深化老覃这一人物形象——

当妻子冬菊逼着老覃向局长求情为儿子覃辉找工作时,老覃虽也想为儿子谋一份职业,但最终因开不了口而将请客的钱送给了死者李长山的老婆秀茹;当李长山死后,老覃带着礼品到长山家看望秀茹时,他是那样的愧疚;当案件追查到好友薛长根身上时,老覃在薛长根面前大义凛然,与薛长根对弈。

此外,在即将退休的前几天,老覃望着日历出神,看着警服流泪等很多细节都非常平凡,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的。

在文化呈现多元化的今天,一部电影能让观众叫好,引起观众的共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老警》不是一味强调电影市场的商业元素,用无厘头的打斗和不着边际的悬疑来哄骗观众,而是把故事的核心,放在了大众普遍遵循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个重大课题上。

电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生活的升华。电影的社会功能是让观众看后得到某种启示。《老警》用独特的视觉冲击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来陈述剧情,悬疑重重中用感人肺腑的故事来打动观众。同时,使观众能从老覃这个人物上,发现当下价值取向所认可的人文精神,即大爱无言、大义可歌。

讲好故事增强观赏性

当今电影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是搞笑、动作、科幻类影片,能赢得观众口碑的主旋律电影所占市场的份额极小。观众谈到主旋律影片就认为是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宣传。一部低成本主旋律电影,要拍成一部真正有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观赏性的影片,剧本需要精益求精,稍微把握不好就会落入俗套。

在剧本修改时,我再三思考,后把故事的主线锁定在老覃为什么在退休前仍然盯住盗墓案不放。通过老覃侦破盗墓案的曲折过程,讲好人物故事。

为增强影片的观赏性,尝试性地将悬疑、惊悚等商业元素注入剧情中。为了使影片故事不枯燥、适合年轻观众的口味,有意让老覃儿子覃辉从省城带回的未婚妻杨玉,爱上了外表英俊的盗墓团伙成员付亮,让人物在争斗中推动剧情的发展。这种尝试性的结合不但没有削弱影片的基调,反而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影片的观赏性也得到了提升。

由此可见,电影《老警》不仅是一部主旋律的侦探片,还富含“舍生取义”的大爱精神,从而实现了大众体验与主导价值系统的合拍,并充分展示了老警覃麦生对信仰的坚守,道出了其内心经历的锻打考验。

虽然《老警》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作品,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她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是,我们在主旋律与商业元素结合方面作了一次很好的探索。(编辑/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