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集合 > 双峰农村商业银行 > 新闻动态

农信社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5-19 19:02 娄底新闻网 刘知远

下载新娄底APP

一 分享 一
一 评论 一

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形势做了权威研判,特别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进一步深入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农信社作为服务地方金融和支持”三农”的主力军,无论是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大局来讲,还是从自身发展壮大来说,就必须利用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进一步“转方向、调结构”,强练内功,深化改革。

一、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信社的重大意义

(一)深入认识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时期,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部分行业和领域库存高企,产能过剩,杠杆偏高,这个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大势。今年一季度,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一定反弹,有些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触底,出现了“小阳春”,权威人士在采访中研判:“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对此,我们农信社要有清醒的认识,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权威人士的经济研判,紧跟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决不能错估经济形势,出现业务发展战略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二)深入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信社发展的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也代表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前进方向,“三去一降一补”进行的好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发展前景光明,能够获得“二八定律”中“八”的好处,“三去一降一补”做得不好的地区、行业和企业肯定就发展前景黯淡,甚至没有前途,面临淘汰。因此,农信社必须紧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调,在信贷投放和资金运营方面主动调整存量结构和投放方向,逐步退出“三高”及其附属行业和企业,以及推进去除“三高”不主动、不积极的行业和企业,积极支持主动推进去除“三高”的行业和企业以及附属产业的改革发展,做到有保有压,有进有退,只有这样,农信社才能在供给侧改革进程中不断受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如果我们背道而驰,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信社将会包袱越来越重,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二、农信社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坚决执行“三去”,积极调整结构

当前,“三高”行业和企业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信社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的执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我们要高度关注全国性的“三高”行业及其附属企业的发展动态,如钢材、钢贸、煤炭、煤贸、水泥、泥贸、房地产、建筑、政府投融资平台等领域等,同时,也要全面摸排和密切关注本地区其他行业产能过剩的企业,一企一策,该断奶的要坚决断奶,该控额的要严格控额,该退出的要逐步退出,同时,要把握好“度”,既保持稳定又调好结构。对那些产能、库存、杠杆(主要是债务)过高的企业,对那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尤其是“僵尸”企业,我们坚决不能再继续输液供氧,增加信贷投入,或者购买企业债券,否则债务越积越重,风险越来越大。

同时,我们对部分主动推动转型升级的“三高”行业和企业及其附属企业,要积极给予支持,及时输液供氧,确保他们在改革发展中持续得到营养,不会半途夭折。农信社要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一是要始终立足当地、立足社区、立足“三农”,坚持做小做散,尤其重视发展普惠金融,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二是要大力支持本地区高科技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制造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教育体育文化产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新兴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等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三是要积极支持当地以人为主的城镇化建设、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经济总量占比逐年上升、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加大对居民消费、周边旅游及服务产业的支持力度,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要大力支持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新型农业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主动降低成本,适应银行业“新常态”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攀高到1.67%,利润增长率仅为2.43%,其中工、农、中、建、交等国有五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0%、2.39%、1.43%、1.58%、1.51%,逼近甚至超过2%的警戒线,利润增长率分别为0.50%、0.70%、0.74%、0.14%、1.03%,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6%、189%、153%、151%、155%,均接近150%的监管红线。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已经进入不良消化压力增大、利润增长明显放缓、拨备覆盖持续紧张的“新常态”。面对经济下行趋势,面对新常态,农信社要保持盈利持续增长,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共度艰难,就必须进一步压降自身成本,一是要改变原来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走精细化发展之路。二是要加强费用管理,严格控制各项不合理费用的开支,降低经营成本。三是要加强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管理,尽量延长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期限,同时,严格控制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的购建。四是要进一步提高业务电子化替代率,加快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互联网快捷支付、自助存取款设备运营的发展。只有首先从自己降成本着手,才能有空间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让利于企业,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减轻企业在经济下行周期的财务负担,同舟共济,实现双赢。

三)积极补充“短板”,加强农信社自身建设

当前农信社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农商行改制即将完成,但改制并不意味着马上能脱胎换骨,我们离现代先进商业银行标准的差距仍然很大。面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农信社面临很大的挑战,但更是难得的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L型”经济低速增长期的时机,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练内功。

一是要补人才短板。省联社成立后,农信社招聘了大批优秀大学生,极大地改善了员工队伍的素质,但总的来说,与专业银行还是有一定差距。要进一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扩充培训内容,增加培训频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打通外部引进渠道,建立外聘人才机制,积极引进优秀的高管人员、专业领域技术人才及客户经理。

二是要补服务短板。农信社要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服务技能、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始终贯彻“客户至上”的理念,真正做到让客户满意。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种类,根据客户的各种金融需求来量身定做产品,特别是要创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有关产品,想之所想,急之所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个性化、专业化及多样化的服务。

三是要补风控短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国农商行不良贷款1862亿元,比上年增加771亿元,增幅高达71%,不良率达到2.48%,大幅高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1.67%、1.53%和1.4%,由此可见,农信社的风控水平尚显薄弱,风险管控能力有待加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举步维艰的形势下,农信社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自身的风险防控水平,积极主动推动以信用风险为主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要进一步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根据三道防线的要求理顺各层级、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边界;要全面梳理信贷制度和流程,按照流程银行的标准,针对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制度和流程再造。要建立以风险指标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机制,更加注重信贷质量的考核;要积极开展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员工的风险防控理念和能力。风险管理必须贯穿于农信社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部过程,覆盖农信社所有业务、部门、岗位和所有操作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经济上行→信贷投放粗放式大水漫灌→经营利润较快增长→经济下行→不良贷款大幅增长→经营利润大幅缩减、计提拨备基本抵消前几年增长利润”的惯有模式,转变为“经济上行→信贷精准投放→经营利润较快增长→经济下行→不良贷款持平或小幅增长→经营利润保持稳定”的良性模式,从而实现农信社又好又快可持续健康发展。(编辑/邓向群)

责任编辑:邓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