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伍琪)5月5日,笔者从娄底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的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上获悉,2015年,娄底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量稳步提升,报告质量大幅提高,监测网络拓展延伸,基层监测队伍进一步扩大,监测意识明显加强,风险预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圆满和超额完成了省里交给的监测工作任务。
2015年,在体制改革过渡期机构设置不够健全、职能不够明晰、队伍不够稳定的特殊情况下,全市依然克服困难、忠实履职,着力从行政推动、技术支撑和监测网点建设三个层面完善监测体系,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逐步实现了从形态建设向功能建设过渡转变,取得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量和质量双丰收。据初步统计,全市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上报3463份,完成全年任务的130%,新的、严重的ADR报告数1969份,占报告总数的57%,超全省该项指标的4.4%,其中新化、冷水江严重报告表总数靠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DR)报告表上报926份,完成全年任务的136%;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579份,占报告总数的62%;三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563份,占报告总数的60%,其中涟源、双峰严重报告表总数靠前。药物滥用报告表上报913份,完成全年任务的152%,其中新化、冷水江报告表总数靠前。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上报338份,占全省完成任务的10%,其中涟源、冷水江报告表总数靠前。
2016年,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重点是,要抓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保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坚决杜绝虚假报告;要坚持以提高监测对监管的贡献为导向,以绩效考核强力推动;要挖掘风险信号,及早发现药品质量风险,积极应对省中心推行的药品质量报告评估工作;要抓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继续对壳聚糖创面辅料产品、角膜接触镜和医用透明质酸钠、采血管、镇痛泵、义齿及其它风险性较高的Ⅲ类品种的开展重点监测;要围绕“打好监测基础、培养监测力量、探索监测模式、建立监测制度”的目标,抓好薄弱环节,继续推进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要按照省中心提出的“切实抓好四个基地(医疗机构建立儿科用药、妇科用药、肿瘤科用药和肾病用药四个不良反应监测基地)、四级网络(建立健全省、市州、县(区)和乡镇四级网络)、四个机制(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目标管理考核、应急事件处置、技术支撑保障和工作奖励约束四个机制)建设,保障不良反应监测不留盲区”的要求,提高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掌控药品风险,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风险,真正达到“稳数量、调结构、提质量、促监测”的工作目标。(编辑/邓仕姣)
责任编辑:吴娜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