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奋进的槎溪镇领导班子)
(新化高铁南站,坐落于槎溪镇朝阳村)
(投资3000万元新建成的万宝山林果药种植基地,面积3000余亩)
(游客参观游览乐柏村桃花谷)
新化县槎溪镇党委书记刘新平、镇长罗正平率全镇干部群众向全市人民拜年!向所有关心支持槎溪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恭祝猴年大吉、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回首“十二五”,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加快改革,新化县槎溪经济社会发展捷报频传,成就卓越!
展望“十三五”,奋进中的槎溪步履铿锵,决战决胜,阔步小康!
槎溪镇位于新化县城西南部20公里处,境外与新邵、隆回、溆浦三县接壤,县内与洋溪、文田、水车等乡镇毗邻。总面积10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下辖28个行政村、1个社区。2009年以来,槎溪镇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抢抓机遇,按照“生态立镇、城建兴镇、产业富镇、环境靓镇、和谐构镇”的总体战略,引领镇域经济社会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社会大局最稳、民生改善最大的历史新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篇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1亿元,较2009翻了一番;实现农业总产值1.84亿元,比2009年增长86%;实现工业总产值3.65亿元,较2009年翻了两番;实现国地两税收入219万元,较2009年翻了三番;实现农民年纯收入 5649 元,比2009年增长112%;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156元,比2009年增长115%;居民储蓄达3.2亿元,较2009年翻了一番;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较2009年翻了五番。全镇经济发展实现了总量跨越、均量赶超、增量倍增目标,呈现出速度明显加快、位次明显前移、活力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
基础设施建设篇
交通建设:2009年以来,我镇以高铁南站建设为契机,全面拉通了西往炉观、文田X150线30余公里、南往隆回X061线15公里、北往县城S312线10余公里的通畅工程;以旅游发展为重心,重点拉通了槎溪至紫鹊界的直通公路20余公里、龙凤山景区公路升级改造30余公里、半山水库环库公路建设20余公里;以群众方便为宗旨,全面改造村级通畅工程150余公里,全镇2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6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5亿余元,全镇形成了以省道S312线为主线,以槎水公路、槎隆公路为干线,以四通八达的村级公路为支线,辐射全镇的“三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槎溪成为未来新化以及周边隆回、安化、冷水江等地300余万群众联通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门户,其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区位优势更为凸显。
水利建设:六年间,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修复水毁工程125处,清淤工程138处,整修渠道118公里, 对半山水库大堤进行了加固整修,解决了全镇所有农田灌溉问题;新建饮水工程32处,境内96%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对全镇23个村实施了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改造,解决了2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15年,投资400余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厂提质扩容,解决12000余人的饮水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槎溪河治理工作,目前该项目已成功立项批复。
电力建设:全面抢抓国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政策的机遇,着力改善农村用电不稳定的困境,加快农电网改造进程,六年间,累计投资4500余万元,对全镇28个村进行了农电网改造;积极化解各类工农矛盾,11万伏的变电站选址槎溪镇朝阳村,已列入十三五规划;22万伏沪昆高铁苗田湾变电站过境20余公里,确保沪昆高铁湖南段按时顺利通车。
产业建设篇
农业产业建设:槎溪镇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多种经营种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突出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全面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把农业产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主心骨来抓,切实加快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推进同步小康。六年来,全镇逐渐形成了以油茶林、中药材和楠竹为支柱的农业产业格局。目前,全镇红豆杉种植面积500余亩,油茶林种植面积2000余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 20000多亩,品种涵盖玉竹、金银花、黄精等10多个品种,其中玉竹8000余亩、金银花6000余亩、黄精2000余亩。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了优质稻种植、名优特色水果、旅游休闲、楠竹深加工、肉牛、环保炭等特色产业和基地,现拥有各类合作社14家,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示范效应最强的是万宝山林果药种植基地和湘峰谷物专业合作社。
工业产业建设:六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稳固现有企业,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六年间,一共实现招商引资合同资金1.8亿元,相继引进年产值1.03亿元的振兴矿业有限公司、年产值2000万元的忠武饰品厂等企业,2014年,振兴矿业又新增一条石英砂精加工生产线,年产值将增加4000万,现已正式投入生产;2015年,投资1600余万元的油坪电站已完工,现处于调试阶段,楠竹深加工项目正积极洽谈中。同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标准,对造纸厂等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全部进行了淘汰。
旅游产业建设:紧紧抓住新化获评全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重点县这一机遇,依托杨氏宗祠、白马桥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预计投资2亿元的龙凤山生态旅游森林公园融众多旅游资源于一体,总面积2.28万亩,林地面积17050亩,森林覆盖率达80.5%,拥有各类奇美山峰和野生动植物,其中被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植物达26余种,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投资5000余万元的杨家边村生态农庄集绿色餐饮、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于一体;风景秀丽的半山水库湿地公园和横跨洋溪和槎溪的洋溪竹海生态旅游区已全面规划设计,建成后可辐射17个村庄,目前,镇党委政府正在积极谋划,把两大景之间的道路打通,将它建成一条长达5公里的旅游走廊,把景区串成一个圈;乐柏桃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新化桃花第一谷”,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总之,槎溪大旅游格局正逐步形成,正努力发挥区域交通枢纽优势,把槎溪打造成大梅山地区旅游集散中心。
小城镇建设篇
高铁南站的落地,为槎溪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六年来,镇区不断提质扩容,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省道S312线政辉段改造为重点,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新增门面100余个,新建房子5万余平方米,槎溪的房价由2009年四百元每平方米一路飙升至现在的一千五百元每平方米。六年来,城镇规模加速扩大,农贸市场改造目前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小城镇总规、控规和镇区污水排水工程前期工作已相继完成,打造了以南北走上朝辉路为主,东西走上政辉路为中心的“三纵四横”基本格局,形成了以政府大楼为中心的单位办公区域,以三纵四横围绕的商业区域及居民生活区域。六年来,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完善了镇村环卫设施,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成立了专职城管队和环卫队,对城区“六乱”行为进行全面整顿,对城区秩序进行全天候维护,对城区垃圾实行集中清理,,营造了整洁、美观、有序的城镇形象。同时,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每月安排专人对全镇28个村的整洁工作进行考核评比,极大地激发了全镇人民改善人居环境、共创美好家园的热情。
民生工程建设篇
教育事业:六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推进素质教育,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以来,投资300万元兴建了学校食堂综合楼,师生的就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投资600万元建设了教职工公租房,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住房问题,留住了优秀教师;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对金溪中学食堂和宿舍、木坪中学宿舍楼、城坪小学食堂进行全面改造;投资160万元对镇中心小学进行危房改造;投资400余万元的中心学校合格学校建设于2015年11月竣工验收,对厕所、教学楼、操场进行全面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床位逐年增加,现共有780个床位。六年来,新生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教育巩固率达到90%,教学升学率达到95%以上。同时积极争取的娄底市邵阳商会槎溪中学项目于2014年达成协议,商会每年捐赠100万,持续捐5年,第一期捐款已到位。
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六年来,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镇、村医疗卫生体系,全面完成了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积极化解矛盾搞好卫生院搬迁建设,投资近2000万的卫生院于2015年动工,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新农合扎实推进,基本覆盖到位;新农保开展有声有色,做到应保尽保。不断加快文化体系建设,投资50万元新建了镇文化站,投资30万元新建了镇邮政所,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全镇大部分村落实现了电信、移动、联通、网络村村通,全镇28个村都建设了农家书屋。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加大农村五保、低保的保障力度,实现应保尽保。2009年以来,移民避险搬迁安置94户;投资50万元在孟公岭村新建了一所敬老院,现有15名五保老人入住,纳入农村低保596户1170人,每年对孤儿给予7200元/人的生活救助。
维稳信访安全篇
社会综合治理
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善各项制度,坚持党政领导信访接待日、带案下访和信访隐患排查制度,制定预案,及时处置各类纠纷矛盾,积极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创新社会管理,建立镇、村、组三级调解委员会,配备调解人员200余人,派驻政法干部到村(社区)主抓维稳信访工作,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领导干部“五包一”制度,社会治安明显转变。近年已无进京赴省上访,2015年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93.06%,为人民群众营造了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
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扎实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重要活动;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定期和不定期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建筑安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等专项整治,稳定了安全生产总体形势。2009年来我镇辖区内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为全镇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构建平安和谐槎溪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党建工作篇
全镇共有3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机关和事业单位党支部7个,农村党支部28个,社区党支部1个,两新组织党支部2个,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1个,全镇拥有党员829名,其中机关和企事业党员131名,农村党员698名,预备党员6名。
2009年以来,新建成村级活动场所21个,全镇做到了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为农村党员、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投资400余万元新建了综合办公楼;投入80余万元对我镇机关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室等五小设施进行了全面建设,投入60余万元对老办公楼进行了全面改造和装修,做到办公与住宿分开,大力改善了全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解决了干部走读问题;投入5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道德讲堂”、“党员活动接待室”;投入60余万元对镇机关进行了美化、绿化和亮化,对政府机关院落和政府路进行了“白改黑”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28盏,为干部职工提供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镇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纪检监督责任,高规格配备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不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惩罚体系,对“三重一大”事项提交班子集体决策研究,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和党务政务的公开。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狠刹歪风邪气,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公务用车,严格接待标准,加强督促检查和惩戒力度,大力整治“庸懒散奢软”现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从根本上解决腐败现象的发生。2009年来,全镇共查处案件33起,处理涉案人员16人,免职3人,开除党籍6人,留党察看一年8人,留党察看两年4人,警告处分6人。
2009年以来,全镇积极组织开展“党委书记上党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集中培训”、“党员远程教育”、“流动党员培训”、“沃野春风” 基层干部五基培训等多项教育培训,累计培训党员干部7000多人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36人次,培训覆盖率达到了100%。此外,“请进来讲”和“走出去学”相结合,2015年4月,党委书记刘新平带领全镇四大家、党委班子及全镇党支部书记,参观考察了冷水江市铎山镇新枫村、岩口镇光华社区及农科社区的基层党建工作。
同时,镇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纪检监督责任,高规格配备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不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惩罚体系,对“三重一大”事项提交班子集体决策研究,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和党务政务的公开。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狠刹歪风邪气,精简会议文件,规范公务用车,严格接待标准,加强督促检查和惩戒力度,大力整治“庸懒散奢软”现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从根本上解决腐败现象的发生。2009年来,全镇干部职工工作作风转变成效显著。
责任编辑:刘飞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