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集合 政法之窗 政法动态

娄底市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

2015-11-06 16:45 娄底新闻网 康克非,刘志军,丁杏芬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康克非 刘志军 丁杏芬)11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勇一行到娄底市调研社区矫正中心、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等工作。谢勇表示,社区矫正工作有利于提高改造质量、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娄底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开局不错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社区矫正工作更加规范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 

娄底市自2008年9月正式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经过探索、总结、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至2015年9月底,无脱管、漏管重新犯罪情况。 

完善了工作网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司法行政为主体、各部门配合、以村(社区)为依托,以司法所为主体,以司法所工作人员为核心力量,以社会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工作格局,各项工作衔接平稳顺畅,共同维护了执法司法权威,促进了工作健康发展。娄星区街心社区、小科社区,组织了专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配合司法所利用社区平台开展了心理咨询、人格健康教育活动,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治效果明显。 

加大了保障力度。基层司法所的工作力量逐年增强,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娄星区、双峰县新化县不断加大对司法所工作力量的充实,至去年底,娄星区12个司法所全部增加至三名工作人员。为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力量,娄底市确定涟源市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试点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合同制社区矫正辅助人员21名。各级政府对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防控了脱管漏管。全市司法行政机关根据上级社区矫正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完善了社会调查评估、执法公开、监督检查、安全监管等系列制度并抓好落实。严把调查评估关和移交环节的审查关,在社区服刑人员移交接收上,坚持人档齐全的接收标准,有效控制了交接过程中的脱管、漏管。强化了日常监管,实行分级管理,利用手机定位设置“电子围墙”,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监控并依法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全市累计撤销缓刑29人,撤销假释8人,收监执行28人,重大立功减刑2人,立功减刑1人。 

安置帮教工作扎实开展

近年来,娄底市坚持抓好回归衔接、安置帮扶工作,立足基层,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衔接措施落实到位。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安置帮教网络信息平台,全市所有的司法所与各监狱建立了网上信息对接机制。全市服刑人员信息核实率、衔接率达到99%以上,落实了必接必送制度。 

社会帮扶成效显著。娄底市紧紧围绕省司法厅开展的“三帮一促”主题帮教活动和“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活动,与监狱联合开展爱心交流活动,让服刑人员与家属视频交流进行亲情感化,为其家庭送去困难补助,帮助失学青少年重返校园。娄星区司法局、涟源市司法局与茶陵监狱、网岭监狱、省女子监狱联合开展“亲人入监所,帮教暖人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