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新闻网新化讯(通讯员 曾海华)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案件高发绝大部分是由于银行机构及其员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规操作造成的,暴露出农信社在合规管理、合规经营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如何构筑一个全方位的案防监督网络?如何有效整合资源,避免风险管理缺位。2013年4月,经联社党委研究、办事处批准成立业务合规部,将“会计业务事后监督中心、风险预警监督中心、远程视频监控中心、远程集中授权中心”纳入其统一管理,旨在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防范操作风险,有效发挥非现场监督作用,建立立体式的风险防控体系。
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
孙中山说:“治国经邦,人才为急”。2011年,针对新化联社 “三年一大案、一年一小案”的案件高发态势,现任班子痛定思痛,积极查找案件发生的根源,深知防案控案人是根本。首先严格选人。联社秉着“公平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在全县挑选了14名“辨识力强、原则性强、执行力强”的员工充实到了业务合规部监督岗位。在人员素质上严把“三关”:必须是对口岗位的业务强手、行家里手;必须有良好的政策观念、职业修养和执纪水平,服从命令听指挥;必须有良好的风险揭示能力,熟悉并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其次对口分配。对金融行业来讲,最重要的能力一是风险管理,二是营销。而这些恰恰是农信社的短板、软肋。科学的做法应该是“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做专才能做精、做优”。挑选的监督员中有8名曾任委派会计、有5名为网点业务骨干、有1名计算机专业毕业。联社按年龄结构、掌握专业及各中心业务监督重点对人员合理布局、巧妙搭配,做到各中心精通会计、结算、信贷、中间业务人员全覆盖。第三强化培训。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一名监督员,业务知识掌握要精、要全,得益于“三会”制度的坚持。一是晨会。每天召开晨会,各中心主管将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形成原因及防范手段。二是制度学习会。每月坚持规章制度的学习,做到及时传达、领会、运用,使业务知识更新快、掌握牢。三是案防研讨会。每季召开案防研讨会,选用各地各类金融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对案发原因、作案手段、管理漏洞等进行一一剖析,并举一反三,针对本联社基层实际开展讨论,总结防控要点和防控方法,从案例教训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为成功实现零发案的案防工作目标夯实基础。
标准化操作防范风险
针对在业务操作上一直都存在采取师傅传徒弟的方法来传授业务,而师法迥异,同工不同调,容易引发操作风险的现象。新化联社在“完善制度”和“执行制度”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先后修订完善了《综合业务系统规范性操作手册》、《综合柜员制管理实施细则》、《新农保相关业务办理流程》、《会计凭证资料规范管理办法》等涵盖各个条线、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方案流程30余项,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处处有规可依”,日常操作由原来的“习惯代替制度、师傅传带徒弟”的习气,转变为“用规章制度引导工作,以办法流程规范行为”,达到了“一业务一流程,一岗位一手册”合规管理与规范操作的要求。二是构筑自律体系,推进制度执行。实践证明:案防制度不在多,在于能否有效执行。对此,新化联社推出“三制”制度:“文件签阅制”。即:联社下发的文件基层负责人要组织员工学习,并且与会人员必须全员签阅;“现场测试制”。即:每季逐月由业务合规部对“屡查屡犯、屡犯屡查”违规人员就业务和案防应知应会知识进行现场测试;测试不合规的,第一次通报批评,第二次待岗学习,第三次调整岗位;“员工考级制”。即:将案防制度的核心内容纳入到员工等级考试项目中,促使员工对案防制度熟记于心、知而善行。
整合资源监督全覆盖
在合规管理监督体系建设上,联社采取“1+1”的模式。成立业务合规部、稽核监察部等二个专职合规监督、管理的部室,形成非现场监督与现场监督的立体监督体系。一是强化了集中授权的“事中防范”。远程授权中心在授权过程中,注重加强授权业务合规性、完整性审核。以监控大额资金流向、存款挂失解挂、账务撤销与冲正及密码重置等交易为重点。二是强化了风险预警的“动态检查”。充分发挥系统优势,重点监督符合《反洗钱》法的可疑交易、库存现金余额是否超限额、相同要素的业务是否存在重复办理、强制转账交易是否真实及社内往来科目新开户等情况。三是强化了事后监督的“关口检查”。对全县所有营业网点发生的各项业务实行“T+3”模式全部集中监督,使事后监督与前台业务有效分离。以重要空白凭证使用、代收代发业务核对、社内往来发生额、小额存款支取、贷款委托支付等业务为监督重点。四是强化了监控中心的“远程督查”。具体包括临柜人员操作的合规性、印章和重要凭证及现金的保管情况、双人开门落锁及头寸押运情况。五是强化了稽核中心的“现场核查”。主要包括借据、现金、重要空白凭证等的账实核对和内外账的账务核对,关键岗位的离岗审计和“九种人”的排查与监管以及对业务合规部门的履职情况进行再监督。
念好合规教育“紧箍咒”
理念渗透常态化。通过视频会议组织员工对业务条线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学习培训、用身边人的和身边的事激励和警示教育大家,不断强化全员合规意识和操作能力。
合规警示严肃化。一是按月监督风险提示。业务合规部按月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出具《风险提示书》;经分管领导批阅后,反馈给相关条线部室,在系统内形成齐心协力抓案防、控风险的管理格局。二是违规问责落到实处。各中心按月汇总监督情况,按季下发通报,轻微操作违规者按章给予经济处罚;严重违规者给予组织处理及纪律处分。2013年以来共处罚款27740元,涉及人员228人;通报批评5人。三是“惩育”结合促合规。组织违规次数多、违规问题多的员工集中到联社停岗自费培训,培训人员达21人次。并对每位学员的学习笔记、培训心得、考试试卷、座谈记录逐人建档,持续关注,从思想上提高全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四是扎实开展“员工行为违规积分管理”。将员工日常操作行为全部纳入量化考核,在全员思想上树立“合规就是效益、合规创造价值”的观念,有效制约了员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不良行为。“小积分,推动了大合规”。
常鸣案件防控“警示钟”
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合规教育,加大监督力度,使“合规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在新化联社升华为一种企业文化,牢记于心、贯彻于行,成为合规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项业务经营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案防观念实现“四个转”:由“重业务轻案防”向“业务经营与案件防控并重”转变;由“领导抓案防”向“全员参与齐抓共管”转变;由“被动式事后监督”向“主动作为关口前移”转变,过去案防压力传导不畅中“上热下冷”现象得到逐步扭转。(编辑/邓向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