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瑞气展宏图,猴岁祥云创家业。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新化县畜牧水产局全体干部职工向全市人民拜年!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工作顺利!
(刘益丈副市长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
(开展动物防疫法培训)
(国庆期间局长彭敦强检查渔业安全生产)
2015年,在新化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化县畜牧水产工作按照“稳量提质促生产、重点扶持突特色、严格监管保安全、科学发展促两型”的工作思路,以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为目标,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化养殖,促进养殖业发展由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并重转变,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全年出栏(笼)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分别为166.6万头、10.2万头、11.9万只、571.9万羽,同比分别增长4.6%、9.6%、6.3%和3.3%,水产品3.1万吨,同比6.9%,为全县肉食品保供给、稳市场作出了积极贡献。
转方式调结构 加快推进养殖业现代化
2015年,畜牧水产工作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务求实效,转方式,调结构,科学调整养殖区域,突出抓好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
生猪产业,一直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年产值40多亿元,差不多占农业总产值的50%,是农业支柱产业,推进生猪养殖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为破解生猪养殖资源消耗高、污染大等难题,我们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极力推进“猪-沼-林(果、蔬、鱼)等农牧结合发展模式,做到资源再利用,实现发展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与生产效益的有机统一。2015年我县成功入选全国养猪百强县,生猪调出大县地位不断增强。
充分利用我县草山面积,发展草食动物。加之,近年来,牛肉与羊肉需求旺盛,催生了一大批热情高涨的牛羊养殖户。鼓励养殖户采取租赁、承包等土地流转方式,开展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目前,全县养牛大户有521户,其中年出栏牛50头以上的有117户,100头以上的有46户,出栏羊100头以上的有109户;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贫政策及基层农技推广补贴项目,积极与县扶贫办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扶贫工作,整合资金1200万元,在24个乡镇96个贫困村发展模式化稻田养鱼1万亩,为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帮助了贫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精准脱贫。此举受到了省里领导的高度肯定,省畜牧水产局和省扶贫办以此为样板,明年将稻田养鱼作为精准扶贫产业在全省推广。
严监管重处罚 筑牢畜牧水产发展安全屏障
为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监测预警、卫生监督、防疫物资保障、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等机制,新化县畜牧水产局初步形成了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指挥灵活、运转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突出抓好春秋两季动物集中免疫、动物疫情监测等工作,加强冷链体系建设,果断处置突出动物疫情,扎实推进质量安全监管,切实做到全覆盖、零容忍。积极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打击私屠滥宰、经营病死动物行为,查处违法案件15起,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2015年,全面规范渔民管理,开展捕捞许可证、渔船登记证、渔船检验证“三证合一”工作,发放证书430本,从源头上控制新的渔民进入捕捞行业。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我局与捕捞渔民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和《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不定期进行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引导渔民遵守安全生产规则,坚决杜绝“带病渔船”航行作业。并开展资江流域联合执法行动,查处渔业违法案件16起,查封扣押电鱼设备10台套,取缔迷魂阵1100米,查处电鱼机厂家门店4家。保护珍稀鱼类资源,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加强水产种质资源建设,资江油溪河黄颡鱼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并予以重点保护。
强培训勤宣传 提升畜牧水产行业影响力
2015年是新化畜牧水产历年来开展培训最多的一年,举办了养殖法律知识、官方兽医、村级动物防疫员、肉牛养殖、基层农技推广等9期技术培训班,组织三期专技人员赴职业院校学习,培训4000多人次,普及动物防疫、种草养牛养羊、人工品改、稻田养鱼等养殖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养殖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为提高船员技术素质,对捕捞渔民分三期举办职务船员培训班,重点对渔船驾驶和安全生产技术操作知识、法律法规、自救互助技能等知识进行了培训,提升了渔民的操作技能和渔业安全生产意识;组织全县防疫员和养殖户学习宣传《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牌150个,在城区、农村交通要道、规模养殖场悬挂横幅200条,利用宣传车在城区和各乡镇巡回宣传一个月,发放宣传小册2000份,同时,采取电视台、网络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宣传,增强了养殖户遵守《动物防疫法》的意识。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提升行业知名度,还被省局评为信息报送先进单位。
责任编辑:杨志慧
网友评论